从衣柜开始来实施断舍离
作者在发现断舍离机制之前,对收拾简直无能为力。
作者自己来收拾物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东西收拾好了,但过不了多长时间又会恢复原貌,一塌糊涂。
就算把东西都塞进壁橱或者收纳箱里,只要把它们从收纳箱里拿出来一次,就又一下子变成了一团乱麻。要想把堆在最中间的箱子拿出来,那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说到底,这些东西到底值得我花那么多工夫、时间、金钱和劳力去收拾吗?如果不值得,就应当舍,丢到无用的东西,此时,作者学到了“舍”的概念。
从不穿的衣服着手,去除自己的执念
作者从瑜伽教室学到了“断”的概念。
例子:
断食让人深有体会,一旦试着断食,就会发现:“啊,原来食物是如此值得被人类感激的啊”
通过实施“断”,人们会发现日常生活很多不起眼的东西,其实应该被珍惜、被感激的,除此之外,这个概念还能消除一些无妄的执念。
例子:
一到换季的时候,很多人认为自己没衣服穿,可衣柜里已经塞满了衣服,这就是典型的“明明是已经不会再穿的衣服,可却有了感情,所以只能收着”的奇怪执念。
这种情况让作者想到:“丢掉这些不会再穿的衣服,是不是就等于丢掉执念的行为呢?”
以此为契机,作者发现了这其实是一种执念,为此,下定决心丢掉不会再穿的衣服,同时也丢掉了自己的执念,反而自己会感觉到特别的轻松自在。
筛选物品同时改善人际关系
通过断舍离,将关注的焦点放到物品与自己的关系上,之后就能看到通过物品所投射出的自我形象。
接下来,也能看清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子,因为你使用的物品,就代表你的自我形象。
你随便凑合用一个东西,那别人也会用随便的态度来对待你:“他都能用那样的东西,穿那样的衣服,那随便拿个东西当礼物送他也行”
一旦通过断舍离提升了自我形象,别人自然觉得“他生活的那么精致,可不能随便拿个粗陋的东西送他就了事了”。
可见,这种筛选物品的工作,也具有改变自己与他人关系的力量。
总而言之,如何对待自己,就决定了一切。从自己家里的衣柜、抽屉开始,进行有意识的改变,慢慢就连你和周围人的关系都跟着改变了。
总结
- 把物品放入收纳箱之前考虑物品是否对自己有用,无用的物品需要“舍”。
- 换季的时候,不穿的衣服由于有了感情而不敢丢掉,其实是一种执念,丢掉不会再穿的衣服,同时也丢掉了执念,反而让自己感觉特别的轻松自在。
- 通过筛选物品,保留对自己有用的物品,不要随便凑合着用一个物品,会让别人认为你是一个随便凑合的人。
- 通过断舍离提升自我形象,从家里的衣橱、抽屉开始,进行有意思的改变,慢慢就连你和周围人的关系都跟着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