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参差

这半年带了特长班,教高中生物。与以往不同,我感受到了世界的参差。

(一)

一般学生成绩较好的,家长还是更愿意让孩子上非特长的班,或者即使是特长班也要上重点高中。所以普通学校的特长班,一般来说,聚集的是一群成绩不那么好的学生。我是初次带这样的班。

第一次让我真正认识到学生的差距,自然是组织考试的时候。

我在中学时代一直在重点学校读书,之前也没有带过这样的班。初次阅卷时,我发现看了半天竟然没有及格的学生,别提有多崩溃了。偶尔发现一位60分以上的学生,简直要感激涕零了。

(二)

因为首次带特长班,经验不足。一开始上课时,我还是按照之前的惯例,比如讲的时间多,练习一般靠课后作业。由于高中的题目难度比初中上升很多,所以我还会根据不同的题目,给学生补充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点。

结果测验时,不只是我补充的内容学生忘的一干二净,就连最最基础的内容,很多学生都记不住。瞬间觉得自己之前的课,真真儿是全都白讲了。

接下来,我痛定思痛,开始改变、调整和磨合。我发现自己之前关注的点,对我面前的这群学生是没有意义的。他们记不了那么多,也没办法按照其他班级的讲课进度进行,必须找到适合他们的节奏才行。

于是,我开始探索,想了解更多、改进更多。

(三)

天还暖和的时候,学生们下课就会去楼下活动,这边的教学理念也给了学生留白。老师们会鼓励学生课下活动一下,以免课上犯困。有的老师还会直接加入学生的活动之中。

学生们日常既要学习9门课程,又要学习专业课,并不轻松。所以在布置作业时,每个老师都会严格控制作业的量,避免过于劳累。

每次看他们在楼下放松时,各种感受都会向我袭来,惊讶、新奇、羡慕、感慨。原来课间真的可以毫无顾忌的休息,这在我上学的时候,是完全不敢想象的。

那时候,我们的课间都要用来做作业、背诵知识、讨论题目、互相检查等等。上厕所、做操都要跑着去跑着回,生怕有一分钟没有用在学习上。

我之前工作的学校也跟我上学时类似,难度大、任务重。

(四)

我想起之前带的班,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如果在这样的班级里,压力应该会小很多吧?也许他们来到这里,反而成为了班级的优秀生。

上课时老师会讲得更慢一些、更基础一些。他们经历的挫折和失败也会小一些,有利于建立自信心,积累成功经验。

当然,如果你选择这样的班级,就会失去另外一些体验。比如,课下跟同学、老师一同讨论问题。比如,同学之间较劲儿,钻研学习。

到底哪一种会对未来的发展更有利?我觉得还真的不一定,要看学生的个人情况。

我听说过一个高中生,成绩一直垫底,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都觉得他不可能考上大学,大专都不抱希望的那种。可是这个孩子始终觉得自己是可以的,只是没有发挥出来。他即使成绩差也坚持好好学习,高考时竟然过了一本线,惊艳了所有人。

这半年对我来说,也是难得的成长。我更直观的从自己的经验里,理解了什么是因材施教,以及为什么要因材施教。教育真的不是简单的重复,不是一遍遍讲解同样的知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