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府,江湖第一镖局的声名天下皆知。
但凡打着柳家旗号走镖的,绿林好汉纷纷避让,你要问为啥?那是因为柳家家主会经商,会做人。
柳尘,柳府家主,从小到大,把祖传的一把金月刀,舞的有声有色,武功底子不弱,可光凭这几把刷子,行走江湖也不是人人都买账的,结果就再一次走镖时,失了手,好歹是家底厚实,赔了镖倒是小事,损了名号是大事。
通过这一次柳庄主也认识到,天下之大,人外有人,就自己这两下,境内走走还是可以,脚程远了,还不晓得碰到什么样的“牛鬼蛇神”,怕是讨不到好的地方多了。
怎么办?祖传的家业不仅不能懈怠荒废了,还得在自己手中发扬光大,于是苦思冥想多日还真想出一套完整的商业计划书。
一、要揽瓷器活,得有金刚钻
武夫的行当吃的是武技饭,拼的是硬气功,自己差了些,自然要找功夫好的,寻来寻去,邻县庙观里的道士还真有本事,于是柳尘专程拜访住持,又修庙又捐钱,每逢大小节,还叫人杀猪,宰羊的背上山,走动多了情感自然就深了,感情到位了,生意就好谈了。
当然要求也不高,但凡重要的镖,观里出几个顶尖高手陪着走一趟,车马费分文也不少,庙观一份,道士也一份。
不过这招还真有用,有一次脚程远,遇见了“拦路虎”(山匪)摆了荆刺条子不让过,喊镖号也不行,对了寸点(江湖行话)对方依旧不买面子,只能抄家伙亮牌子。
高手就是高手,道长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土匪头子瞧了几眼,就知不是对手,又陪笑又陪礼的,这趟镖顺顺利利的走完了。
二、大树底下好乘凉
当然光这点还不行,名气大了生意自然也更多了,赶急的时候,行镖要好几趟,观里的道士又不是自家的,怎么办?
柳老爷自然把目光瞄准了官家,俗话说的好,大树底下好乘凉,走镖都想官家背景硬一些,硬一分多一分道理,不过官家的人也不缺钱,人家拿钱的路子多了,即便收了,也不见得帮你这个忙,好在柳老爷“偏房”多,女儿也多,也都到了出嫁的年龄,嫁谁不是嫁,做了官夫人,即便是妾,也体面,更可况柳老爷的三个女儿,虽不是沉鱼落雁,但也好身姿色,再加上从小也习武,劈个叉,一字马的,寻常女子哪里比的了,自然受欢迎多了,就说习武的女子性格刚强,官老爷们哪里是对手,两三下,服服帖帖的成了妻管严,有了红色背景,柳老爷的生意越做越大。
三、产业承包,业务拓展
银子多来烦恼也有,第一种烦恼是同行不干了,老狗吃肉小狗啃骨头,天下的生意都你接了,骨头渣渣我们都要吃不上了,还不游街,还不闹,还不抓入你的小尾巴,整整你?
这不,柳老爷这么一琢磨,狗急了跳墙,兔子急了挠人,要给同行留个活路,思前索后有了点子,于是把同行召集起来,搞了一个北约联盟,有生意都给你们做,我出技术、客源和招牌,你们跑腿,但是每趟镖按单子大小,我抽个数,众人一合计,成呀于是当天这个北约联盟就成立了,但凡江湖走镖的,多数都是柳家的旗号。
除了同行还是第二个烦恼,那就是山匪们不干了,平时赚的就是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的钱,现在你柳老爷这样搞,我们喝西北风呀,你搞个北约联盟,我们打不过,那我们也搞一个中欧联盟拼了老命和你斗争到底。
柳姥爷一想也不行呀,天下无贼,那谁还找我送镖呀,再说了这帮人不是狗不是兔子,真要急了,那是要流血的。
于是柳老爷走访山寨,联合了几家山寨,但凡不找镖局行镖的,你死命劫,同时把山寨做成了接待处和分站点,行镖的走累了可以在此休息,也可以把货放在这里,由山寨王把货送到下一个站点。
柳老爷顺便又考察了下当地的民俗风情,发现大山遍野满是宝,于是提出了新业务,就是让山匪们打打野味,采采山果,定期收购回来,自己售卖。
几年下来柳老爷的生意越做越大, 名声也越来越响,正所谓鱼有鱼路,虾有虾路,雾隐云山深,谁来银冠和紫衣。
做江湖老大不一定膀子硬!闲来写一遍柳老爷的商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