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论纲要》(94)
《利益的存在意义》
存在需要我们在事物中做选择,选择有利于存在的事物,这些经过我们选择、加工、改造后的有利于人的存在的事物就是我们命名的利益。人类选择、创造、使用这些事物的过程就叫文明,文明社会就是为人类更好地生产利益和使用利益而产生的。人类的利益是人们的共同需要,人类的智慧就是认识到利益并共同合力创造出利益,并且让利益在人类的生存活动中起到有效的作用。可以说,人类利益的认识、创造和使用是人类生存的必需过程和有力保证,利益的存在和使用,与人类的存在息息相关。
人类在所有的生物中是有意识并以合力的方式创造利益的佼佼者,人类智慧的主要内容就是创造利益的方法,整个人类的文明就是人类创造利益的高级方式,人类社会就是创造、生产与消费利益的联合体,能主动并合力创造利益并将利益使用到生存实践中,这是人类的骄傲。而利益存在的意义就是供人有效的使用,利益存在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创造人类良好的存在态。
人类能够有强大的能力创造和生产出人类的利益,但是,人类却缺乏有效使用这些利益的方法及能力,人类的生存史已经表明,人类历经数千年也没有找到理性、有效即最佳的使用利益的方法,人们直到如今仍然采用的是将利益分割到以个人单位的分配法,这种对利益的私有化处理是人类社会一以贯之的利益使用方法,这种最原始最落后的利益使用法产生了人类数千年残酷血腥的斗争史和人类社会的苦难历程。人类在利益创造生产的方式方法上已经更新升级了若干个阶段,人类的创造力与生产力可谓今非昔比、天壤之别,但是,人类使用利益的方式方法却一成不变,今天与数千年前相比,利益分配原则没有任何变化,仍然是竞争分配,私有消费,人们竟然丝毫不觉得这种利益使用模式有什么别扭与不适,相反更变本加厉地积赞利益产品和浪费利益产品,我们创造的利益产品的有效使用率不断降低,人类的共同利益分割为个人利益以后,不但未得到很好的有效的利用,反而成为人类生存的累赘与反作用力,也就是说,利益不利于人反而有害于人,这种状态与人的初衷相悖,与利益生产的动机与目的相悖,其结果让努力创造利益产品的我们情何以堪。
智慧的人类无法智慧地理性地处理好利益的分配与使用,这非常不合逻辑,同类同种同存在的人类并不存在与异类生物有冲突的利益矛盾,但为什么就不能妥善的良好的使用共同的利益呢?我们不但非要将利益割成碎块,还更要将利益的分配变为尖锐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引发人类自身的激烈冲突,将利益的存在变成灾难才告结束。这种状态与人类的生存智慧完全不相匹配,甚至使得利益的存在失去意义。
在各自利益的使用上,人完全不能和任何生物相比,所以生物都会将它们的获得的利益使用到极致,绝不浪费,而人不但在分配过程中毁损利益,而私有化利益的有效使用度也并不高,因为利益分配并不是根据人的需求为依据,人的获得并不就是人的所需,所以,私有并不意味着使用,而私有往往意味着利益产品的闲置或无用,因此,人类大量的利益产品使用度极低,这种现象一直非常普遍地存在。这使得利益的意义异化,利益变成非利益,利益并非利于人的生存。
使得利益的意义丧失和变异的是人们的利益观念,无论拥有什么观念,利益都应该利于存在,而人们却使得利益成为损害存在和毁灭存在的根源,这只能证明人的观念有问题,人用主观的观念来毒化利益,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利益成为无穷无尽的祸端,这种状态无论如何都不该继续进行下去,人类的利益资源不是太少,而是利用率太低,我们将大量的自然资源转换成人类的利益资源,又将大量的利益资源闲置、浪费、甚至摧毁,这种非理性行为再也不能无知无觉地存在下去,人类早就该恍然醒悟,重新认识利益的意义,重新改变利益使用方式,在创造利益的同时,尽量提高利益的使用率,将利益理性地使用到人的存在中,让利益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让人间利益成为人们幸福存在的可靠保证。(接下)
本书《感知新世界》《感知新文明》二部已在京东、淘宝上架销售,如需完整了解感知论,进京东、淘宝搜索书名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