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8日星期五 19点10分
我一向是不追星的,对当下的各路演艺界明星知之甚少。不过,这几天,铺天盖地的大肆宣扬,林丹也就闯进了我的视野。
一个演艺界的星,和一个嫩模,在一个特定的时刻,发生了故事。于是,很简单、很寻常的一件事情,被媒体迅速炒作,满眼球都是,其关注率远远超过国内发生的其他有价值的新闻。
这似乎不是怪事,我们历来如此的,对于发生的正能量的事情,也关注,但总不像关注此类事情一般用力。“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大概就是由此来的。
跟踪者,评议者,观察者,大家一哄而上,似乎是讨回公道的使者,评判是非的法官。实际上,很多人也就是视之为生活的佐料,求得心理上的暂时满足——毫不费工夫,发现了他人的隐私,于是慨叹,星不过如此,看他如何等等。
不料,让很多人大失所望,林丹的妻子出来发话了,原谅自己的丈夫,还晒了一家人幸福的照片。
或许是痛打落水狗?又有人紧跟着爆料,说林丹还有其他的故事。
虽然如此,有了林丹妻子的表态,估计关注的就少了,再整也整不出太大的节目,看的趣味就淡了。在看点如此多元的当下,用不了几天,林丹出轨事件也就会从众人视野中走出。
很少有正面的报道,获得这样高的收视率,或者说转发率,为什么?我们不是都崇尚真善美吗?为什么对一些负能量的东西却津津乐道呢?
难道仅仅是趣味?
人的骨子里,停着两种角色,天使和魔鬼,哪一个占上风?有时容易受环境的驱使,特别是陷入集体事件时,就更容易丢失,当事者往往浑然不觉,因为大家都在丢失,哪里还差我一个?
乌合之众?恐怕不仅是如此。
《新约》里《约翰福音》第八章记载了一个故事:
耶稣在庙里布教,一大群人围着他听。刑名师和法利赛人带着一个行淫的妇人来,把她放在人群当中,向耶稣说:“这妇人是正在行淫时被拿的。摩西在法律中吩咐过我们,像这样的人应用石头钉死,你说怎样办呢?”
耶稣好像没有听见他们的话,弯下身子来用手指画地。他们就继续问,耶稣于是抬起身子来向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就让谁先拿石头钉她。”
结果,人们陆续走出去,只剩下耶稣和妇人。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以后不要再犯了。”
估计,提前走出去的人,肚里还要思量,我们都有罪,但耶稣终究还是要惩治行淫的妇人吧。
原来,古今中外,出奇的相似。
人性是很难改变的。不过,随着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我们日渐自律,将不良的一面挤到了角落中,但并未完全根除,一旦有适当的环境,它就会腾一下子冒出头来,张牙舞爪,俨然得势似的,与周边的呼应着,造成一种不小的气候。
一个笑话,说某人发现很多人挤在一起看热闹,据说死了什么。他急得不得了,非要进去看看才肯罢休。怎奈挤得不透风,情急之下,他大喊一声,让让,里边是我的亲人。于是,众人闪开一条缝,他进去,一看,原来是一个动物,遭车祸,死在道上。
有些夸张,却也就是现实的一种写照。
当我们吃饱喝足的时候,总需要有些东西来填塞我们的内心世界,或者说满足我们的视听器官,从而使日子充实一些。于是,我们就发动了敏锐的器官,四处寻找;一旦找到,自然不肯放松,直至满足了一时的好奇心或激发了内在的某种力量才肯歇歇。
许是为了满足人的这种畸形的围观心理,人们发起了各种看似“有趣”的活动,譬如斗牛,斗鸡,……为了使场面更加血腥,增添刺激性,古希腊人给鸡加了更加锐利的武器——刀子。
刀刀见血的场景,无疑就是一场人为的虐杀。
原来,我们骨子里隐着一种虐的基因,我们渴望借助另种形式的暴力或者某种合适的方式,宣泄我们内心的积郁或烈火,通过烧灼牺牲者,来赢得我们的平和。
于是,我们也就明白了网络中传播的:看到有人轻生,途经者索性就放下手中的工作,集中了队伍,专注地盯着,甚至搬个凳子,一通等待;也有等不及了,大骂一番,扬长而去的,俨然践踏了他的尊严。
这个林丹淡出了,那个“林丹”很快就会浮出水面,因为我们总是不甘寂寞的,在我们的“慧眼”面前,我们怎会让他(或她)逃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