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拥有这样的感受?微信朋友圈中,只喜欢给别人点赞,从来或很少自己发朋友圈别人;生活中很难拒绝别人,哪怕自己也有事,但总觉得别人开口了,自己的事还可以放一放;人多的时候很不自在,需要戴上一层厚厚的面具,希望别人眼中的自己是完美的;在别人面前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因为觉得自己的需求是不值得一提的,不值得被别人重视和关注的;在领导等权威面前特别有压力,永远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如果说别人都是天空中的太阳,月亮,星星,那自己就是那无边的黑暗吧,毫无存在感可言,或者说根本不值得存在。“我不够好”像是戴在自己头上的紧箍咒,更是内心的紧箍咒,是成长过程中的灰色背景音乐,耗费着我的的精力,扰乱着我的幸福。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它也是我成长过程中的养料,把我变得越来越好。
因为想讨好别人,害怕别人的批评和否定,我非常努力。考驾照的时候,因为害怕车开不好从而被教练骂,也担心给其他几位学员留下不好的印象,我便非常认真地学习。每个人练车的机会是相同的,我怎样更加努力呢?比如我会经常在脑海中“练车”,空闲时就在脑海中一遍遍地回忆开车时需要操作的步骤,这样的努力让我有所收获,相比于其他人,我很少挨骂,也很快就通过了考试。因为讨好别人,因为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因为觉得自己不够好,我便更加有学习的动力,完善自己的动力,也主动找寻做事情的方法。这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吧!我当然羡慕那些挺起腰板跟随便骂人的教练对抗的人,但在我练就那样的功力之前,先享受因自卑而带来的努力,因努力带来的收获吧!生活中有太多类似的事情,因为想得到领导的肯定,做事总是提前且超额完成;因为想给督导师留下“我的咨询做得不错”的印象,我在每次见他之前,拼命给自己充电;甚至在每次有朋友来家里做客之前,我会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从小,也因为想得到父母的肯定,努力学习……发现自己身上的这个规律之后,倒不急着想改变这个特质,而是想,我何尝不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个特点,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呢?
因为讨好别人,总是习惯付出和给予,而当得到别人的回馈时,我便加倍感恩。有一次和一个同事一起下班回家,我们到同一个公交站台,分别坐不同班次的公交车回家。但是到站台时,她的那班公交车刚刚走,我的那班车的司机师傅看见了之后,爽快地说:“上来,我帮你追上去!”同事上去之后,他又说:“不用投币了。”司机开得很快,终于在下一站追到了,同事顺利地坐上了她的那班车。这虽然是一件小事,而且那个司机帮助的也不是我,但这件事却让我非常感动,到现在都记忆犹新,感叹人性之美。让我诧异的是我同事的态度,她虽有感谢之意,但却又有些理所当然之感。对比之下,我发现自己虽然没有她自信,但却比她,或者说比其他人更加有感恩之心。或许因为匮乏吧,我会记得从小到大每个人给过我的温暖,比如房东奶奶给我烧的两大壶开水,朋友送的小礼物等等。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智慧。
因为讨好别人,凡事总为他人考虑,我变得更加善良。我自认为有很多缺点,当然也有很多优点,如果让我说一个最喜欢自己的一个优点的话,那便是善良,是那颗柔软的心。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日行一善的100种方式》,那段时间,我便记录着自己的每日一善:给身边的人一句赞美的话,送朋友礼物,为需要的人捐款,给流浪猫喂食,把一只小蚯蚓从水泥地送到泥土里,跟清洁工主动微笑打招呼……帮助别人、温暖别人可以给我带来成就感和幸福感,这便是我生命的意义吧!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希望自己更加富裕,在经济上帮助更多的人,我也一直努力修炼精神上的“达”,为更多匮乏而弱小的心灵送去关怀和温暖。
除此之外,我还发现自己讨好别人,自卑的背后,潜藏着很多宝藏特质。在生活中平易近人,谦逊有礼,善于倾听,安静内敛,这些特质让我更受欢迎,也让我成为了一名更好的心理教师。你永远不知道,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是好还是坏。对于生命,我们要做的是,接纳,尊重,敬畏。谢谢你,我的讨好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