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补遗卷一·五七】
余丙辰年过广西全州,见江上山凹有匣,非石非木,颇类棺状。甲辰再过观之,其匣如故,丝毫无损。相传武侯藏兵书处。或用千里镜睨之,的系是木匣,非石也;但其上似无盖耳。庚戌夏间,偶阅朱国祯《涌幢小品》云:“嘉靖时,上遣南昌姜御史访求奇书,入全州,张云梯、募健卒探取,乃一棺;中函头颅甚巨,两牙长尺许,垂口外,如虎豹状。卒取其骨下山。卒暴死,姜埋其骨,而复奏焉。”余曾戏题石壁云:“万叠惊涛百尺崖,山凹石匣有谁开?此中毕竟藏何物?枉费行人万古猜。”尔时未见《涌幢》所载,故用疑猜;若见此书,亦无可猜矣。惜武夷山之红桥板,不得姜御史搭云梯而一探之!
丙辰,指乾隆元年,1736年。
全州,今广西桂林全州县。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清代,仍称全州,隶桂林府。1959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全县为全州县,隶属桂林。
甲辰,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武侯,指诸葛亮。
千里镜,指望远镜,当时又叫“千里镜”,最早在明末传入中国,清代乾隆年间以后,已流行于广州的高官显宦之家。道光年间两广总督阮元是“千里镜”的铁杆粉丝,曾赞美望远镜:“能令人见目不能见之物,其为用甚博,而以之测量七曜为尤密”。 1608年,荷兰的汉斯·利伯希制造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架望远镜。
庚戌,指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朱国祯,(1558年—1632年),字文宇,号平涵,又号叫庵居士、守愚子。乌程南浔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举人,十七年进士,累官国子监祭酒,右春坊等职,谢病不出。天启三年(1623年)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后改文渊阁大学士,累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四年春晋升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总裁《国史实录》,不久加少傅兼太子太保。时魏忠贤窃权,朱国祯为叶向高首辅助手,叶向高去职,由韩爌继之;韩爌又罢官,朱国祯任首辅。旋为魏党李蕃所劾,朱国祯连上三疏,引疾归里。魏忠贤谓其党曰:“此老亦邪人,但不作恶,可令善去。”乃加少师兼太子太师,晋吏部尚书兼建极殿大学士,遣人送归故里。崇祯五年(1632年)卒,终年76岁,赠太傅,谥文肃。
《涌幢小品》,朱国祯撰,笔记,共三十二卷。始撰於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春,天启元年(1621)冬完稿。记载明朝掌故、大而朝章典制、政治经济、徭役、仓储备荒、清军勾补、遵化冶炼技术,小至社会风俗、人物传记。初名《希洪小品》,寓意仰视洪迈《容斋随笔》。后朱国祯构木为亭,六角如石幢,结构略如穹庐,可以择地而移,随意而张,忽如涌出,故木亭名涌幢,意指海上涌现出佛家的经幢,形容时事变幻好比昙花一现,书亦沿其名。
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使用时间为嘉靖元年(1522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一共使用四十五年,是明朝使用第二长的年号(仅次于明神宗万历帝的四十八年)。明世宗是明朝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
【闲言碎语】
袁枚一生好旅游,这在古代实在是一个了不得的爱好,费钱不说,光是舟车劳顿,一般人就承受不了。中国虽然是发明车的最早国家,但制造车辆的技术大概在车发明之后就没有过多少改进。木头车轮、无减震系统,车上连把椅子都不安,慈禧太后上车也只能垫几床褥子盘腿而坐,倘若路途遥远,骨头架子真得颠散了。无奈庚子之乱,逃命要紧,难为慈禧老太太从北京颠到了西安,个中之苦,难以对人言说。
本条诗话中,袁枚记载了他见过的奇景:“余丙辰年过广西全州,见江上山凹有匣,非石非木,颇类棺状。甲辰再过观之,其匣如故,丝毫无损。相传武侯藏兵书处。或用千里镜睨之,的系是木匣,非石也;但其上似无盖耳。”从这个记载上我们可以得知,袁枚看到的在我国西南、东南一带的特殊墓葬方式——崖葬。
崖葬是在崖穴或崖壁上安葬人的遗体的一种葬俗,也是风葬即露天葬的一种。它是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一种古老的葬法,包括悬棺葬和崖洞葬。人们将棺材放在凿出的山崖平台上,或在峭壁上凿孔再打入木楔,木楔上放置棺材,或将棺材放入天然岩洞之中,岩壁上雕刻各种图案,铭文等等。三国东吴临海郡太守沈莹著《临海水土志》中,对崖葬已经有明确记载。据现代学者考察研究,崖葬习俗早在中国古代濮、 越、 巴、僚、汉等民族部分人中即已盛行。中国的崖葬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的仙霞、武夷山区,贵州,广西山区、西江流域,湖南、贵州和四川接壤处的酉、辰、巫、武、沅等五溪流域,四川东南的长江及其支流沿岸,四川、云南的乌蒙山区北麓至金沙江边,台湾各岛屿。据碳14测定,福建武夷山崖葬船棺最早,距今约4000年,约当于春秋、战国时期。
崖葬的葬具,有棺、罐等,袁枚所称“其上似无盖耳”者,则应该是船棺。这是崖葬中最多见的葬具。船棺长度为2-3米,宽约半米多,形体似一只船,分为头、尾和仓三部分,头尾翘起,仓为棺柩,安放尸体。现代学者认为,以船为棺是古代濮、越人灵魂信仰的产物。在他们看来,同他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船只,会把他们的灵魂载回故乡,或驶向另一个美满的世界。
对悬棺的好奇一直驱使着后人对此一探究竟。本条诗话转载了明代笔记《涌幢小品》中嘉靖年间南昌蒋御史对悬棺的一次考察。记述棺内有“头颅甚巨,两牙长尺许,垂口外,如虎豹状。”这个记载似乎有点玄虚。1933年,云南昭通一位姓陈姓地方官为了探究僰人悬棺的奥秘,雇用两名樵夫,从盐津县豆沙关的绝壁上掀下两具悬棺,其中一具运到昭通省立第二中学供考察、展览。未久,两名樵夫均意外惨死。翌年,清朝进士、民国云南腾越道尹熊廷权到省立二中参观,看了悬棺及棺木中遗骸,又询悉樵夫惨死的故事后,对校长再三进言:“文王泽及枯骨,古人遗骸何当玩弄?请以礼瘗之”。校长只得将悬棺遗骸归葬。1979年,江西省博物馆考古队和贵溪县有关部门对仙水岩崖墓群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联合发掘工作。在这次发掘中,共清理了18处鹰岩墓,发掘了棺木37具,较完好的人骨架16副。出土了陶器、原始的瓷器、骨器、玉器、竹木器、纺织品、纺织具、乐器等220件,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珍贵文物。其中还有一副保存至今仍完整无损的干尸。最值得庆幸的是,参与此次发掘工作人员,无一人意外死亡。
诗话里提到的武夷山红桥板,实则为“虹桥板”,清人记载较多。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二·虹桥板》:“榕城书肆有虹桥板一片,色黝而泽,文理坚栗,发声清越,材中琴瑟,云产武夷山中,不辨何木也。”吴骞《拜经楼诗话》卷一:“虹桥板出武夷山中,传为仙物。在高峰之巅,人迹不能到,尝因风飘堕溪磵间,为樵牧所得,稍不谨,则凌空飞去。”袁枚自己在《随园诗话·补遗卷一》也写道:“余游武夷,至大藏峰,望半字山,穴中有桥板梁柱,大小百千根,参差堆架,灰墨色,长短不齐,既不朽烂,又不倾落……余还杭州后,与孙景高世讲谈及之。孙出所藏虹桥板一片,长尺许,薄三分,云得自张芑堂,张又得于吴达夫。”有关虹桥板的用途,清人董天工《武夷山志》记有西王母宴请武夷山众乡亲的传说,并称葬有悬棺的崖洞口附近架置棺材用的木条为“虹桥板”,认为众乡亲就是从这些“虹桥板”上跨空赴宴的。现代学者据此推测这些木条的真正用途是在于沟通道路,虹桥跨空,好让崖洞中的灵魂自由出入,归返天上。
袁枚在看到这些悬棺之后曾戏题石壁:“万叠惊涛百尺崖,山凹石匣有谁开?此中毕竟藏何物?枉费行人万古猜。”他在读到《涌幢小品》后,觉得“若见此书,亦无可猜矣。”其实,袁枚的“万古猜”还真没有说错。悬棺之迷到现在还是无解,各种说法均似是而非,一切都还在猜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