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耳双生
2008年,在越南经历了国内品牌走出国门运作的一年。虽然时间不长,但因为国外的环境特殊性,现今回想起来,还是颇多感受。
说起品牌/Brand,每一位marketer,都会视作无比神圣的词语。在中国,这个舶来词也深刻搅动着整个营销界与商业界的神经。
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经过上百年的商业社会洗礼,提炼并创立了系统完整的品牌理论,并以实际的市场商业化运作,完成了商品品牌化的实践过程。而中国改革开发三十年,也在打开国门后经过不断学习和汲取发达国家品牌创建、维护、发展等理论,并在实践的指导下,逐步积累并形成了一批又一批从中国诞生的知名品牌,如海尔、格力、娃哈哈等。
但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随着品牌意识的唤醒,我们却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现象,满世界随处可见的"Made in China"这张特殊标签,在全球不断渗透的过程,除了贡献出三十年令世人惊奇的中国GDP高速增长之源动力外,也在标签背后,有意无意之间,“妖魔化”了“China”这个特殊的品牌。"Made in China"这个谈不上完全意义上的品牌,却成了世界工厂的形象定位,质量低下的心理占位,更是便宜的代名词。
将这个有着特殊深层涵义的知名符号,以无比尴尬的品牌化的形象,定位在全球消费者的脑中,情何以堪?于是,在当时那个时期,奥运年前后,打造品牌,尤其是将已诞生的一批中国品牌打造成强势的国际品牌,对变了味道的"Made in China"是这个国家和民族,必然想要迈出去的挑战与任务。
记得当年有这样一个新的工作机会选择的时候,身为一名Marketer,我也发现自己无法抵挡这样的一种诱惑:去亲身经历体验在异国打造民族的中国的品牌的过程和经历。不管时间的长短得失多少,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而立之年得到这样的机遇。我的心其实已经告诉我,值得去尝试。无论如何的过程与结果,时间中的这段体会,都将是人生中一段无比宝贵的经历。
带着这样的憧憬与理想化的思考,满怀期待的我,在2008年的春天,去到了那个并不算太远的邻国市场----越南。去为一个民族的品牌(具体品牌就匿了吧)在当地做管理和运作。
刚到越南便有了深刻的感触。当地消费者看到"Made in China"这样的标签,心中便已有自有的惯性和固有评价,这是经销商告诉我的。
越南市场中,属于中国香港地区的属地标签,被非常多的来自中国制造的厂家借来使用的现象,已是见怪不怪屡见不鲜,这是我亲眼看到的。
越南消费者闻"Made in China"色变,而这一切的印象积累,几年前那批潮涨潮落般的中国摩托帮,承担的集中负面影响力是无可回避的,这是同事告诉我的。
当时越南胡志明市满大街看到的品牌,与十多年前的中国一样,几乎全都是外来品牌。手机的老大NOKIA,摩托的代名词HONDA,汽车的第一为TOYOTA,饮料的领导者PEPSI,洗化用品的霸主UNILEVER,小家电的翘楚PHILIPS,彩电的领袖SONY......若要找到来自中国的品牌,似乎在越南经营多年的TCL、格力等还可以拿出来说道说道。然而在日韩系彩电厂商的包围圈中,显得仍是那么的孤立无援,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及低价武器,方才闯出当时的一片天地。
品牌必定基于生意
虽然各种国内的品牌理论与实操还算完善,但知易行难。真正的将品牌建设导入到一个国外的市场中,面临的阻碍与现实困难,现在回头想想,也觉得感触良多此篇难以叙足。
当然,越南的国家自有其国家发展的阶段性,若与中国横向对比,在创建品牌的媒体运用上,越南还是具有成本相对低廉及音量干扰小的特点。在这样的阶段,早一步的正确的投入,积累的品牌资产就会愈明显,尤其在知名度及品牌联想这2个维度上。
另一点,当时越南本土的品牌成长尚未完全,人才养成亦须时日,在竞争的多样性、层次性上相对不似中国市场,中国品牌还是有其发挥的空间。当然需要有熟悉本土市场的操刀者协助。
再者,建立品牌的最核心的要素——消费者,中国的品牌相对国外品牌还是存有地缘优势。在越南这样的市场,东方习惯与消费习性的类同,对中国品牌而言,其实个人觉得是没有被很好挖掘的相对优势。了解了消费者,才有品牌发展的可能性与基础。
当然,太多的细节自然不必在此具体展开,过程中经历的一切都已是转化成为些许收获。理想与现实始终会是有差距,实际的感想是:现实可以教会理想更有步骤性,而理想也会让现实变得更有目的性。比如,在当时的阶段,就有存在快速建立品牌与快速上量的辩证,当然最后优先选择了后者,没办法鱼与熊掌兼得。
在这点上,我也相信“营销无对错”这句话的现实意义。阶段的不同,对事物的认知自也有不同,销售层面对整体经营策略的方向影响,在那个阶段,我也觉得必定属于紧急且重要的项目。先把量做大定好谋规模再谈品牌发展。在目标人群里做不到被大量使用,根本就谈不了品牌这个词!
当然要在异国建构品牌,品牌“知名度、认知度、忠诚度、联想以及其他品牌资产”这五大要素,哪一个都不是飘在空中无需投入即可达到,甚至连最后是否成功的评价,不也是需要用品牌“资产”,这个很财务的词语来衡量的么?没有生意就没有品牌,基于生意层面的品牌塑造,也是我当时亲身感受到的所谓海外品牌创建的现实之一。
品牌是强势文化的附属品
中国品牌走出去,并强大起来,从历史的角度看,是一种必然。在这个潮流中,注定要有先驱也会有先烈。但不管何者,这样的趋势是无法阻挡的。
中国的文化偏重在人文而非商业,一旦真正建立起定义中的“品牌”,将较之西方的品牌更有生命力。回头说句不算题外的YY,我认为中国早在百千年,就已有了创建强势品牌的经营经验。信手拈来如:水浒一百单八将,哪一个不是符合经典的品牌定位理论?再远些如热播的《赤壁》,那里面的曹操、周瑜、诸葛亮、张飞、赵云以及关云长,哪个不是无比强势的品牌,千年常新?也许只需要提炼到他们在传播、形象定位、联想度、知名度、忠诚度等各个方面的成功经验,我们现在的这些时代上的努力,似乎也不算是很难的事情吧?
回到2017年的现实,已经过去将近10年,整个国内的环境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现有经济环境下逼迫很多品牌走出去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例如前段时间爆出的福耀玻璃,走出国门建厂,万达全世界买地,阿里巴巴赞助奥运会等,这些都是品牌走往全球的先期预兆。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但总会有那么一天,中国也会诞生类似美国可口可乐的世界民族品牌。当然前提,一定是经济实力和文化实力的中国已经被世界认可。就像看到的一个名人所说——品牌应该是强势文化的附属品。这一点,我很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