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努力并不意味着成功,二者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其间包含着背景、经济、运气等不可抗力因素。轰轰烈烈的干一番大事业是每个年轻人的梦想,谁还没个行走江湖的武侠梦。但许多人都是在只做了与常人一样无异的努力后,就期望自己能够一步登天了。在失败后,就哀叹是自己时运不济,运气不佳,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属于自己。然后一蹶不振,发誓自己再也不碰其相关的东西。
或许我们应该换个角度想,别人付出十分努力,那为了超过他,我们是不是得要付出十二分甚至一百分的努力呢?胜利者的背后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感叹这个人多幸运,这次考试考到的正好是他刚复习背过的内容,而自己就是没人家这份运气,那是否想过,人家可能是在复习了成百上千道题以后,才在考试中抽到自己复习到的题。只能说,越努力越幸运。
在这个一切都讲究速食的世界,成年人都只注重结果,过程?除了你妈谁都不会在意。其间多难熬怕是只有你深夜在记忆里翻出来,慢慢咀嚼。很多事情说出来矫情,自己咽下又觉得意难平。也许只有等你成功后,你的努力才能够昭告天下,不然你的辛苦也就只能是无人问津。但这有什么所谓呢,我们努力又不是为了他人作秀,只求一个问心无愧,自己努力过了就好,不用年老的时候再来后悔自己当年荒废光阴时机,没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时间,我们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件事,除了追求一个完美结局,当然还有满足自己想做此事的欲望。
就拿考研来说,一部分人选择考研是为了一个更好的跳板,以后能去一个好的工作岗位;有的人则是为了自己的名校梦,而有的就纯粹是因为喜欢热爱自己的专业,想要更深入的去了解它,研究它,即使最后没能成功上岸,也不枉费在它身上花的心血,在这个过程中,考研人本身就已经汲取到了专业养分与知识。为自己的学生时代最后再拼搏一把,撒一撒这意气风发的热血。 那种为了理想而奋斗的冲劲,等人到中年后,才越发觉得珍贵,这就是属于年轻人独一无二的朝气啊。
淋过春雨,晒过夏阳,吹过秋风,盼着冬雪。人活一世,就非得走完这一遭。我们不能掌控生命的长度,那我们就让其厚度变得更丰富些。时间是公平的,在自己活着的时候,让自己不停的奔跑,去学习,不管是课本知识还是动手能力,都不要让自己停下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总是犹豫不决,担心自己失败后会如何如何,想再多不如亲自去试一遍。尝试过后,觉得自己确实是很喜欢,那就继续,管他结果如何;如若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那就及早放弃,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目标。瞻前顾后的考虑,最终不仅一事无成,也会浪费自己的时间,不如放手一搏,拼出一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