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老爸回老家挂亲,月底来广州就把外婆接过来了,因为小妹5月十一要结婚,所以外婆也很乐意的就答应过来了。
我知道外婆来了的时候正在出差,知道外婆在我家的那一刻真的是马上就精神起来了,一整天的不顺意都赶走了。在心底也对老爸多了一份敬意。
我已经有五六年没有见过外婆了,说起这个我自己非常惭愧,长大后基本上没有去看过外婆,平时也没有问候过,甚至在她受伤了也没有能力去帮点什么。我现在很明白,经济基础真的很重要,不然你认为你是个再有孝心的人也没有用,你连回老家的成本都付不起。
外婆来了,真的很开心,至少我有机会让我的心底愧疚心得到一点补救的机会。
周末我回到家里,看到外婆,没有热泪盈眶,好像那些只是在电视剧里面的夸张剧情,我只是平静的叫了一声,但是心里是很激动的。外婆头发白了很多,样子和以前差不多,但是精神状况差了很多,黑眼圈很重,手不方便了,特别是前年摔断过的那只手现在一点都不灵活了,脚更是不方便了,外出走几分钟就走不动了,而且很容易肿起来。她总是说:“人老了,不中用了,毛病多,疼痛多”。
看着外婆的脸,想起了记忆中的外婆。在我的印象里,外婆一直是个老人,确实,毕竟我懂事叫她外婆的时候她已将近六十多了,确实是步入老年了。可是,那时候的外婆,感觉是个无所不能的人。她和外公带着我们一共大大小小八九个小孩,而且外公还是生病活动不便的人,她会种很多菜,种很多玉米,种很多香瓜、种很多萝卜、养很多猪、很多鸡鸭……每一季的蔬菜、瓜果多到吃不完,每年都有猪仔和肉猪卖出。她不会打牌不会玩耍,甚至连我们那边流行的喝茶她也很少去喝,总是忙不完的事情,如果去地里,她不会空着去,一定会挑一担有机肥去,如果她从地里回来,也绝不会空着回,一定会摘好菜或者弄好猪菜回来。
那时候的她是整个家里的顶梁柱,我家和表妹表弟家很多时候都是没有生活费给外婆的,现在长大了就可以感受到她之前的压力得有多大。
那时候的外婆也比较强势,我们都必须要去干农活,有时候我们不听话会凶我们,但是我们做好了又会夸我们。那时候的我总是对外婆有着很强的敬意之心,但是又有着某些害怕之心。因为我清楚的知道,舅舅、舅妈因为外婆带我们的原因和外婆吵过很多次,还说外婆再累都活该。我知道,在我们那边,嫁出去的女儿就是嫁出去了,一般是不能让孩子给娘家人带的,可是我的外婆她坚持要带着我们,因为我们没人带。
当然,外婆对待我们外孙子女和孙子孙女还是有区别的,我们不论什么时候都要去干农活,舅舅的孩子是家里的霸王,他们可以不仅不用出去干活,而且还可以在家里看电视,什么东西都是他优先选用,甚至是去上学带的菜是我炒好之后由他先装然后剩下的再我们装。但是我知道外婆是有她的难处的,而且孙子孙女本来就不一样,比如现在他们就远远比我们靠得住的多。所以在那个时候,我慢慢地练就了一个特有的本领,那就是观察别人的脸色,小心翼翼,很能容忍,但是对自己的弟弟妹妹又有了更强的保护心态。这也让我变成了大人们的懂事女孩,还有现在的这种时常羞怯、懦弱而又坚韧性格,说到底都是因为长期那样要在乎别人看法造成的。我并没有再怪过去,这是每个人的命运,我是幸运的,因为我至少还有外婆收留我们,而且她真的教会了我很多。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我的性格到底是谁影响最大的?我没有那么潇洒,也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需求,更不会去玩打牌等各种游戏,但是我的父母是能玩会玩,很看得开的人。现在我明白了,是外婆,外婆就是一个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不停积累养活大家的,这种只会做事的在现在这个社会看来是很玩不开的表现,也是不容易合群的,但是这能给自己带来生活的改变呀!这比什么都重要。想想,要是那时候的外婆总是和邻居的老太太们一样总是打牌、喝茶聊天,那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去种好自己的地和做好养殖场呢?这和后来自己父母在家种田养猪就可以看出结果是千差万别的,父母没有对时间有敬畏之心,他们是有激情的时候呢就多做点,打牌了或者睡觉了就耽误就耽误,结果可想而知,在该种萝卜的季节没有种,该种白菜的季节没有种,该种红薯的季节没有种、该种黄豆的季节也没有种,甚至应该施肥的时候没有及时施肥或者要么一次性施肥过多,这都造成了那些年我们该收获的季节收获很少,别人眼里的辛勤劳作却是不以结果为指导的白费工夫,效率极其低下。
我很以现在的自己为荣,因为只有在困境中,我之前所锻炼出来的本领以及我的性格才会显示出很多优点来。现在的我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也只会关注自己,更是在自己都以为不会活下来的打击下坦然活下来并且还勇于面对了。外婆给我的影响,我几乎找不出第二个人了。
可是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我发现外婆不再是那个强势的女人了,而是和小孩子一样了。这期间,我偶尔总是会观察外婆,也会去体会她的想法,慢慢的,我好像懂了她现在的心理状况。
我们家有一个房间一铺床单独给她休息的。在我们家可能还算比较自在,比较方便,而且是比较热闹。她之前和我说,她一个人在老家的时候,就是每天都不知道时什么时候,一日三餐都不规律,一个人吃不了多少,反正是一个人吃就随便吃点,没有什么动力。不是坐一下,就又是躺着,也没有什么人去看她,安静的优点可怕,每天的生活都是不知今夕是何年何日,没有一点人气,还好有一只猫陪着她。她很多时候都在想,为什么生了那么多儿女,有那么多子子孙孙,她怎么就这么孤单呢?有时候叫孙女如果去赶集就过来看望一下奶奶,问问奶奶有没有什么东西要买的,可是他们都答应好好的,但是就是不过来。
她说着说着都会不自觉的有眼泪,说是自己的身体不争气,是自己没用,要是还能像前几年那样种很多菜,还能弄很多干菜,那她也就还对子女有用,也就不会这么难过日子了。
我听着,我难受。我不是怪别人,而是这就是残酷的事实。现在的年轻人都在外面工作生活,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就算是回去了除了能做些表面功夫又能做些什么呢?生活总是茶米油盐的琐事,但是就是这样的琐事才有相处和交流。
我很耐心的和外婆说,要她安心的在我们家,我们没有良心不能回家看她,但是如果她在这里的话,至少不是孤孤单单的,一日三餐也有规律,有什么不舒服的也可以和我妈说。而且我们姐弟都会在不定期的周末回家一聚,图个热闹。我知道,她还是有那种要儿子才能养的旧思想,而且她还怕被别人说。我很坚定的和她说,要觉得儿女养母都是理所当然的,不要有心理负担,而且我爸是很支持外婆在我家的。
上次周末回去,外婆就和我说,弟弟那个女儿很调皮,很可爱,总是把她弄的哭笑不得。缠着要她带着出去玩,外婆告诉她自己的脚走不动,小孩就说脚坏了要砍掉,把外婆气得要跳起来了。她有时候无意说着,小孩子啊每日每日的讨人喜欢,因为他们越来越可爱懂事。可是老人家就每日每日的讨人厌了,活动越来越不方便就给人添麻烦了。可是我却听出了那股忧伤,那种不被需求的忧伤。
是啊,她总是会时不时的拿自己和小孩子做比较,因为现在的家庭重心都在小孩子那里,有谁又还会过多的关心老人家的心理健康呢?大家都以为,老人家只要给她好吃好喝休息好就可以了,可是她们也是人,也是有思想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她们也是群体动物,她们也害怕被孤立,她们也特别想融进我们的生活里面来。可是她们不知道如何进来,因为世界已经变化太多了,她一直在农村里面,没有经常和我们沟通,也没有经历一些相同的事情,怎么能进得了呢?
所以她只要有机会说话,就会说起我们的小时候的那些事情,可是现在的年轻人又有几个会听她说呢?甚至连我妈都嫌她啰嗦。有时候我们回去,就会说我们工作辛苦了,这时候她为了能和我们聊起工作的事情来,她也会回忆着自己年轻时在村里大公社当分配员的情形,那是她为之骄傲的工作,因为做的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可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拿着手机在那里玩,在那里看电视,在那里聊我们自己的世界,她就安静的坐在沙发上,静静的望着我们,感觉明明大家都是在一个屋子里,可是她还是孤单的很。那种无奈的眼神,我看着心里就像一根刺,刺的很痛。
在平时,就可以说外婆在老家,自己也是无奈陪伴左右,可是现在就在自己身边,我们也对她视而不见,我突然觉得平时我们说想老人家了想好好孝顺她了,那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愧疚心而已,或者为了给别人看而已。真正的关心,是生活中,走进她的内心去观察她真正需要的东西,她需要的不多,不是吃多好的东西,毕竟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她什么苦什么饿没有受过?她需要的是走进我们的世界,与我们平等相处,不要把她特殊对待,不要对她孤立,即使只是静静地什么都不做就认真陪着她坐在那里,她都觉得很高兴,至少你看得见她。
我希望我的外婆能够健健康康的,看着我们家越来越好,她也越来越安心的毫无心理负担地待在我家,经过慢慢相处,我们肯定能够找到一个平衡点,让她感受到我们就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