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跳过,非正文部分:
标题的NAN这里强调的是个人,意思是不具有广泛和普遍性的认知。
研读这个词,是在遵循万维钢老师《用强力研读书》的方法。
正文:
我是真想传个图,可这个能表明我意思的导图除了用TheBrain就得自己手画了。(btw.:其他的导图工具,特别容易陷入罗胖讲的,为了完成;完美而忘记了自己的初衷。这也是万维钢老师说思维导图不适合做读书笔记的原因。这里再赞一下罗胖把每周的节目变回一天一更)
全文讲了三个事 s1纬度和s2分类s3升级
s1 纬度
傅盛说(后文简称[傅])认知是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区别。
我在想这是最大的区别吗?我对‘最大’二字有看法。区别也有高低;大小;贵贱吗?这让我想起‘生活大爆炸’中谢尔顿(Sheldon)瞧不起霍华德(Howard)。夸克理论的的盖尔曼(Murray Gellmann),瞧不起非理论物理意外的其它学科,费曼鄙视哲学,心理学纯属扯淡。但费曼本人就也不赞成这个态度。首先这些伟人的认知一定比我高得多。[傅]也在文中说道“不要简单的批判,你一定要相信那些行业领头人。他们拿到的信息肯定比你多,处理信息的能力比你强,他们的认知不是现阶段的你所能赶得上的。”
但事这些伟人的认知局限性是时间。很遗憾他们不能一直活到今天。所以谈“最大”应该不恰当,也就是一种纬度,和鹿晗的粉丝&非鹿晗的粉丝;胖子&非胖子;神判法;对&不对 死了的&没死的(半死的算没死的)。 认知仅仅是区别人和人之间的一种纬度。
s2 分类
第一层[傅]“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自以为是的认知状态。”关于这点,大家是应该有共识的。基本不用解释。(随便找个吃饭的地方,有酒瓶的地方上空盘旋的基本都是这种言论)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活的很好。最好不要去打扰他们。他们活的很幸福。我说这话没有讽刺的意思,有的反而很羡慕。[傅]在文中说的误区之一:“以为自己知道,远远不如以为自己不知道”,说的也是这部分人。他是站在职业经理人的角度上,用认知这个纬度写创业的。可我是站着一个凡人的角度上,用认知去看待活着。所以他的例子在这里不合适就不引用了。这部分人稍微留意一下这个时代,看看罗辑思维,晓松奇谈,再有意无意的,可能出于种种或好或坏的目的,翻翻《怪诞行为学》《人类简史》之类的书。可能就懵懂的发现了点什么,但还抓不到。就是感觉自己活的不对,姿势不好起来重睡。有了怀疑才能进步嘛。 (可能叫进步也不准确)
第二层[傅]“知道自己不知道-有敬畏之心,开始怀着空杯的心态,准备丰富自己的认知”
第三层[傅]“知道自己知道-抓住了事情的规律,提升了自己的认识。”
第四层[傅]“不知道自己知道-永远保持空杯的心态,认知的最高境界。” 我个人觉得第四层和第二层很难区分。对自己知道的和自己不知道的都怀抱敬畏,真正做到第四层的应该只知道有三层吧。
s3 升级
建一个模型。且模型中只有’认知’一条维度。让我们来谈谈升级的方法-知行合一。(升级不是必须的。不升级,大部分人也能活,好坏,幸福感啥的那是另一个纬度。)我觉得傅老板在讲“误区二:以为自己认为重要和真的认为重要,往往不是一回事。”这段想表达的是,升级的过程是知行合一的过程。例子举得很生动而且很好理解。
第一层到第二层其实不难,只要你对生活充满好奇,总会有所得的。
之后的升级-知行合一因为困难傅老板给了三个途径:
“解药一:坚持大趋势”,领导谈的是创业,我思辨的是人生。要说总结那就是一个字:干!吧
“解药二:对外求教,不做井底之蛙。”傅老板写的真好。但事腾讯有钱呀,花钱提高自己的认知,我们凡人应该是玩不起吧!多看点书吧!也不知道写的对不对。看那些有一定时间沉淀的书吧!可能时间正是它正确的局限性。
“解药三:活在当下,面向未来。” 看到这里想到一个罗胖以前讲到的一个故事,说一个风投问一个做婴儿奶嘴的说:如果以后你们的奶嘴滞销卖不出去了,你打算怎么办?这个做奶嘴的说:到时候看情况吧,我现在没法告诉你,也许我可以改做避孕套呢!
一些想法
[傅]“有时候,想起这个时代,我脑海常浮现一个历史典故——煮酒论英雄。两人坐在那,一个指点群雄,一个一味谦恭。问天下英雄是谁?曹操说唯使君与操耳,刘备吓得筷子都掉了。纵然天下各种人物拥有千军万马,但曹操真正顾忌的却是这个正在种菜的刘备。虽然刘备寄人篱下,内心却是匡扶汉室的认知。
后面的历史走向也正如以上的认知讨论一样。天下大势,何其复杂;即便如此,也能简化到最关键的点,即关键人的关键认知。”
我想刘备吓的筷子都掉了,可能真是吓的。他那有哪个认知,只不过他恰恰和能招揽人才的认知站到一起而已。我个人揣摩三国时期有两种主流认知:一种是,天下是大家的天下,谁有能耐谁来作。再一种就是,匡扶正统。如果刘备真是为了得天下,根据自己的资源选择了匡夫正统这个认知,吓掉筷子是作剧情需要,职业演员,客串主公。我真想给他颁个奖。演的真好,三国从头演到尾。我给他平反。他是吗?曹操不知道他什么货色,叫他英雄。孟德戏还差皇叔一些。
[傅]“我开始思考一句话:一个人卓越,造就不了一家卓越的公司;一群人卓越,才能造就一家卓越的公司。而卓越的核心是一家公司和一群人的认知升级,否则不可能真的上新台阶。
只会陷入死循环:认知不统一,事情推不动。推不动的本质是大家没有建立对这件事重要性的认知。看不见也罢,顽固拒绝也罢,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
看完这段,也正好想起前两天看’长谈’。就是罗胖和罗永浩8个半小时的访谈。节目谈到过一个类似的问题,一个公司就是20%的人带着80%的人走那段。不谈对错,也名气无关。对错只能用时间证明,可能时间也证明不了。但起码提出了一个新的角度。我有几点思考:统一一群人的认知。这可能吗?就算框定在职场这个模型里。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不同,造成的认知基础不同。共同学习升级一个新的认知体系(有关产品,或者项目)也会由于基础的不同,在新的认知体系里理解各有差异。这种差异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呀!
我想写完这段,我应该好好睡一觉,或许明天,明天也不一定会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