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米20160815《拖延心理学》

拖延怪圈

许多拖延都呈现出共性,我们称之为“拖延怪圈”,这个怪圈短则持续几小时几天,长则数月跨年。“拖延怪圈”大致呈现以下几个阶段:

1.最开始接到任务时,你一定想船到桥头自然直,事情一定会有条不紊地进行,不用太着急。时间一点一滴过去,你开始焦虑,感觉需要列个提纲、计划之类的,但离最后期限还远,时间还算充沛,所以你还保有乐观情绪。

2.时间又过去了,你还是没有着手,一种不祥的预感降临。回顾自己浪费掉的时间你后悔不已,除了任务,你会突然什么事情都想做:整理下书桌,收拾文件,清理房间,忙得不亦乐乎。然而未了之事总是阴魂不散,平时能让你开心的事都不再那么开心。

3.随着时间流逝,事情仍无进展,你开始感到惭愧。你不想别人知道你的窘境,故意避开与事情有关的接触,以免被人发现。所以你让自己忙起来或者看起来很忙,渲染出正在做事的假象。再到后来,你会越来越担心还能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做什么都已经无济于事。你开始自责,心情落到了谷底。

4.最后关头,巨大的压力让你坐立难安,你可能觉得剩下这点时间根本完不成,即使通宵达旦勉强做完,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偶尔做个甩手掌柜也是可以原谅的吧。或者,你会觉得有总好过无,硬着头皮也要做。一旦投入到事情中,你会发现并没有想的那么艰难,“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早点做就好了”,你想。泡好咖啡后你准备挑灯夜战,完全没时间来修改完善,好与坏已经不是重点,能做完就已经是谢天谢地。

5.无论选择放弃还是坚持,最后你都在筋疲力尽和如释重负中近乎瘫痪。你再也不想多经历一次这样的折磨,你发誓下一次一定早点开始,严格按照计划行事。你感觉自己站在山峰的顶端,眺望远方,目光坚定。

拖延怪圈以不再拖延的誓言结束,现在你的脑海中是不是浮现诸多类似的画面呢?真实得无以复加。然而悲剧的是,大部分人还是会重蹈覆辙。在拖延的路上,你并不孤独。

拖延的根源

还记得你的第一次拖延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拖延早期都发生在学校里。比如我作文不好,拖延交作业,起码老师不会让我在全班朗读我的“大作”,当众出丑。拖延在这里是掩盖弱项、自我保护的一种心理策略。拖延还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一些顽固的信念,称为“拖延者信条”:

我必须要做到完美。

我做事就应该轻而易举,不费力气。

什么都不做比冒失败的风险更安全。

没什么是我做不到的。

事情如果做不好,那就不值得去做。

我必须避开挑战。

我成功,有人就会受到伤害。

这一次做得很好,那我每一次都应该要做得很好。

按别人的规矩做事意味着屈服和失去掌控。

我不能失去任何人、任何事物。

如果我展现真实的自己,别人就不再喜欢我。

凡事都有正确答案,我会一直等待直到发现它。

这些信条反映了我们拖延的思维方式。有些信条时常在你脑海回响,有些你还没意识到就已经发挥作用,认识到这种思维方式不可取,是克服拖延的第一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周我们开始学习掌握自己的生活。不过,也会有崩盘的时候。崩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感同身受的拖延症...
    Jean_zz阅读 5,871评论 2 36
  • 拖延心理学-Jane B.Burka&Lenora M.Yuen 序言 “拖延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时间管理方面的...
    际弋阅读 6,076评论 0 27
  • №.1 本书导语 也许你认为,拖延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小毛病,人们不过是偶尔想要偷个懒而已。但事实上,拖延大部分时候只...
    夜阑明月阅读 2,789评论 0 9
  • №.1 本书导语 也许你认为,拖延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小毛病,人们不过是偶尔想要偷个懒而已。但事实上,拖延大部分时候只...
    蓝心百合阅读 6,283评论 0 7
  • 本书导读 原书共246页,总计25.7万字,拆解版大约2.5万字,你仅需要1小时20分钟就可读完这本书。 你上班经...
    惜她阅读 3,237评论 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