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 澄观 述
问:凡夫之人欲求解脱,当云何修?
答曰:当修二观。
二观者何?一人空观;二法空观。
夫生死之本莫过人法二执,
迷身心总相故执人我为实有;
迷五蕴自相故计法我为实有。
计人我者,
用初观照之,知五蕴和合,假名为人,一一谛观,但见五蕴,求人我相终不可得。
云何名为五蕴?
色受想行识是。
云何观之?
身则色蕴,所谓地水火风是。
其相如何?
坚则地、润则水、暖则火、动则风。
观心则四蕴,所谓受想行识是。
其相如何?
领纳为受、取相为想、造作为行、了别为识。
若能依此身心相,谛观分明,于一切处但见五蕴,求人我相终不可得,名人空观。
乘此观行,出分段生死,永处涅槃,名二乘解脱。
计法我者,
用后观照之,知一一蕴皆从缘生,都无自性,求蕴相不可得。则五蕴皆空,名法空观。
若二观双照,了人我法我毕竟空无所有,离诸怖畏,度一切苦厄,出变易生死,名究竟解脱。
问:夫求解脱祗是了妄证真,但能契真如理,寂然无念,则便离缚,何假兴心观蕴,方求解脱,岂不乖理哉?
答:离蕴真妄约何而立?且五蕴者,身心之异名,行人若不识身心,真妄何能悬契?不达真妄之本,诸行徒施。故经云:若于虚空终不能成。斯之谓也。
且计人我者凡夫之执也,计法我者二乘之滞也,故令修二观,方能了妄证真,岂可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