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蜜蜂》和《蝴蝶》有感
《蜜蜂》和《蝴蝶》这两首音乐作品是小学二年级《飞呀飞》一课中的两首作品,分别用小提琴和钢琴演奏,要求学生聆听乐器音色,感受音乐情绪,并能边听音乐边用手指划出旋律线,体验音乐中旋律的起伏特点。在欣赏时,我通过比较和反复聆听两首音乐作品,让学生知道虽然两首乐曲在音色和速度上不同,但两首乐曲都以优美流动的旋律刻画了蜜蜂和蝴蝶“飞舞”的形象,同时,让学生通过模仿蜜蜂和蝴蝶飞舞的动作来表现音乐的情绪,学生们学习积极性很高,虽然纪律有点乱,但是课堂教学效果不错。
学会聆听对所有学习音乐的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你听到激昂的音乐,你会心潮澎湃,会跟着激动;当听到欢快、活泼的音乐,你会心情愉快,情不自禁想跟着动起来;当听到悲伤的音乐,你可能会忧伤流泪……是什么会让我们这样?是音乐中的情绪与我们的心产生了共鸣,所以,常听有人说,音乐能调节人的心情。既然音乐有如此大的魅力,我们更应该让学生从小就养成会聆听的好习惯,会聆听,会思考,会用肢体语言表达音乐形象,会用声音和动作表现音乐情绪,从而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才是音乐要传递给我们的,也是其他科目无法替代的,学会聆听,是学习音乐的开始。
二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因此,让他们认真、安静的聆听音乐,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每一次欣赏乐曲,课堂纪律的把控总是我最头疼的事,有些活泼欢快的乐曲 ,孩子们自然是会随着音乐做各种动作的,如果过于去制止,反而违背了音乐课堂应有的特点,也怕扼杀了孩子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但如果放手,课堂纪律又怕太乱。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学生们能够有一个良好的聆听习惯 ,当欢快的音乐响起时 ,学生们能够积极的动起来 ;若是听到舒缓柔和的音乐时,就能快速安静下来,不过,这个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训练出来的,当然,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让学生体会聆听音乐所获得的愉悦感,从而让他们喜欢音乐,喜欢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