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这一典故在中国流传千年,至今已是耳熟能详。罗贯中在他的小说《三国演义》中对这段故事进行过大笔墨的渲染,刘备礼贤下士、广纳贤才的仁君风范和诸葛亮雄才大略、韬光养晦的卧龙形象因此也更加深入人心,为世人所称颂。然而,有人认为历史上与其说刘备“三顾茅庐”,还不如说是诸葛亮“毛遂自荐”。
依《魏略》来看,刘备屯兵于樊城时,曹操方已统一黄河以北,下一步计划是攻击荆州。诸葛亮带着自己的预测北行见刘备。刘备与诸葛亮初次相见时,看诸葛亮年纪轻轻,并没有重视他,而是以诸生对待之。后来,诸葛亮通过谈论对当时政局的对策,才逐步改变了刘备对自己的冷淡态度。最后,刘备才“以上客礼之”。西晋司马彪《九州春秋》也作过相同的记载。
换个角度思考,当年刘备三顾于茅庐之中,应算是轰动之举,各家史书理应争相记载和“爆料”。事实上,纵览整个三国史料以及相关历史人物,除陈寿一家外,竟没有一人提到刘备三顾于诸葛亮茅庐之事,这在现在看来是无法想象的。还需要指出的是,陈寿的《三国志》,准确来说就是诸葛亮的《出师表》。
再说,当时的诸葛亮只不过是个二十七岁的青年,正为满腹才略无用武之地忧愁。与其说刘备需要诸葛亮,还不如说诸葛亮更需要刘备。相反,刘备则是个有声望的政治家,“天下谁人不识君”,刘备不可能去三次拜访诸葛亮。而诸葛亮向刘备自我推荐倒很有可能,这符合他积极进取的性格:寒窗苦读,剖析天下之大势,待时机成熟,主动求见刘备。
《三国演义》之所以对“三顾茅庐”予以浓墨重彩,无非是为了增加小说的精彩度,更多的占领市场份额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