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1】“我要去……去上大……大学。”他说,面容僵硬。他费力地吐出这些话时,脖子上一根血管鼓起,一会儿显现,一会儿消失,像一条挣扎扭动的大蛇。
每个人都看着爸爸。他面无表情。沉默比吼叫更可怕。
【感悟】反抗的勇气难能可贵,泰勒好样的。
【摘要2】我永远忘不了父亲这一刻的样子,强势又绝望。他身体前倾,咬着牙,眼睛眯成一条缝,在儿子的脸上搜寻表示赞同的迹象、共同信念的痕迹,但没有找到。
【感悟】父亲的做法是将自己的三观强加在孩子的身上,他没想过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孩子是你生的,但从来不属于你。一个人的三观是由自己的见闻和经历得来,用听来的三观过活,活出的是别人的人生,没有灵魂。

【摘要3】我如果在该干活时看书被爸爸逮住,会立刻溜之大吉,但泰勒岿然不动。“爸爸,”他说,“我吃完午……午饭再去干……干活。但上午我得、得学……学习。”大多数上午他们都会争论一会儿,然后泰勒放下铅笔,耷拉着肩膀,穿上靴子,戴上焊接手套。但也有些上午,爸爸一个人气鼓鼓地走出后门,这种情况总令我震惊。
【感悟】坚定的反抗往往比声嘶力竭的怒吼更有震慑力。
【摘要4】泰勒很喜欢待在那里。他喜欢外祖父母相互说话的方式,平静,有条理,温柔。他们家有种气氛,让我无须别人提醒就本能地感到,不该大喊大叫,不该打人,也不该在厨房里全速冲刺。在那里我唯一被一再提醒的就是,一定要把沾满泥巴的鞋子放到门边。
【感悟】我也喜欢这样的家庭氛围,也是我希望能给孩子营造的。不刻意,不造作。

【互动】吃晚餐时,小一津津有味地吃着,一会儿看看我,一会看看她爹,说道:
“每天都有爸爸妈妈的陪伴,我觉得真是太幸福了,真想每天都能有爸爸妈妈的陪伴。”
笑脸盈盈,转过头,问我:
“妈妈,你觉得呢?”
“是呀,妈妈也真想每天都能有爸爸妈妈的陪伴。”
小一愣了一下,露出了好像是同情的微笑,说:
“可是外公外婆不在你身边呀。有我和爸爸陪伴你,你觉得幸福吗?”
“…………幸福,好幸福!”
小一听了,满意地笑了,接着吃起饭来。
【感谢】感谢这种人间充满爱的感觉,希望疫情早日过去。感谢蒲先生和蒲小一的陪伴。感谢。(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