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多云
咦?才四点多钟,怎么已经跑了一万多步?呵呵,那是因为去看日出。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倪先生三点多钟就醒了,醒来后再也睡不着,看手机等天亮。尽管他小心翼翼压制着声响,但还是吵醒了我。迷糊中拉开窗帘,外面黑乎乎,只有东方的天空中有些红晕。
我建议倪先生去看日出,开车到玩字。他不同意,说哪有开车去的?应该走着去,你跟着我就对了。
4点20分出门,沿育才路往东。倪先生快走,我慢跑,勉强跟上。
育才东路施工,道路封闭,只能从潘水港村绕道而行。
潘水港自然村的部分居民已动迁,有些还坚守着。
村东接汾杨路,元鹤荡的东南角,可以看日出,但有些偏斜。
左拐,往北,杨文头方向,也就是现在的苏州高铁南站建设工地。
老水泥桥的西面正在建新桥,拓展汾杨路,北接吴江大道。
老桥上有人在撒网捕鱼。
桥北就是原来的朱家湾村,现在的建筑工地。
中国中铁,永远的开路先锋。
一直往北走,已到南河扇,再过去就是金家坝杨文头村了。两镇交界处,有个宽阔的建筑工地,走进去可见日出,可见"沪苏湖"高铁上来来往往的车辆。
尽管苏州高铁南站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据说年底就能运行,但附近的一些村民依然固守着自己的老窝,不屈不挠,不搬迁。
远远地拍照留影。我坚信,"钉子"会松动,这幅美好的乡村图终将会消失。
夏天的早晨,凉风习习。才5点半,建筑工人已经上班了。
夫妻俩往回走,到育才路口,惊奇发现封闭的道路有扇敞开的小门。心里一喜,我们不用去潘水港绕道,可以抄近路。
走过内部通道,就是"苏州南站集疏运系统"。
走上临时搭建的便桥。便桥直通苏州高铁南站,而它的东边,建设中的朱家湾大桥即将合拢。
很想去苏州高铁南站看看,但时间太晚,留着下次吧!
"元鹤大米,飘香万里"。据说北厍敬老院即将动迁,筹建医院,隔壁的米厂也要动迁。
回到池家湾,这一圈不知不觉走了两个小时,一万多步路。
到家,倪先生惊奇发现,水池里的水被他放完了。出门前的一个疏忽几乎毁了他心爱的锦鲤。
吃过早餐,我去育才西路的某超市购物。这家超市开开关关,几易主人,新装修过后,我第一次光临。
超市面积大,品种多,买了想要的酵母粉,又东看西看,饼干、毛豆节、榨菜丝……收入篮中。
忙碌的早晨总算消停,超市回家开始孵空调,习字听书,继续《苏东坡传》。我的个性,认定做的事必然专注,57集《苏东坡传》虽然枯燥乏味,却依然认真收听,到晚上只剩几集。
买酵母是为了做馒头。母亲给的麸皮麦粉还没用过,既然倪先生爱吃土馒头,我就满足他的愿望。
蒸了两锅,我一下子吃三个。馒头粗糙难看却充满醇正的麦香,纯粹的"乡下大姑娘"。
馒头吃多了,感觉晚饭都吃不下。
刚好,大表姐打来电话,邀请我们去"新良诚"晚餐。谢绝她的好意。
"我与文物的故事"征文比赛揭晓,我的小文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