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直、仁、忠、恕
不仁之人,无真性情,虽行礼乐之文,只是增加了他的虚伪而已。
孔子注重人的真性情,厌恶虚伪,崇尚质直——内不自欺,外不欺人。直者内忖诸己,曲者外揣于人。巧言令色矫饰以媚悦人,不是真性情的流露,不得为直。
大家都不喜欢的人,是不近人情的人,而大家都不喜欢的人,难免都在“专务人人而悦之,为乡愿之徒”,其实是虚伪不可取的。二者都比不上“众人中善者喜欢他,不善者不喜欢他”的人。
直可贵,也须“礼以行之”,能以真性情行礼的人,才是孔子眼中理想的君子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仁者,是以同情心推己及人者,爱人。刚毅木讷近仁。
为仁的方法在推己及人。实行忠恕就是实行仁。忠:因己之欲,推以知人之欲。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因所不欲,推以知人之不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是全德之名。包含孝、忠、智、勇、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