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婆婆在我面前诉苦,这几天有2家要送礼,又送掉了1000多,昨天,我同事的婆婆说她大概盘点了一下今年送礼的钱,都用了好几万,还好,她们家开店做生意,经济上相对宽裕一些,不过送出这么多钱还真心肉疼。
份子钱会成为经济负担
我记得小时候,碰上有赶场子的事,作为小孩子的我们是非常开心的,这样就有好多好吃的,人多又热闹,那时送礼也是要给份子钱的,那时送出的份子钱和吃掉的几乎持平,所以一个参加送礼的家庭可以有几个人坐席是有要求的,人太多了办酒席的主人家就得亏钱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份子钱也越长越高,我刚毕业那会,送礼起步100元,某某同事家孩子过10周岁生日,送礼100,某某同事家宝宝出生,送礼100元,再某某同事家孩子考上大学,送礼100元,那时候一个月工资才1000多,除去吃和住,一个月不到1000元剩余,还要送礼,但所有同事都送,我一个人不送也说不过去,那时送礼对我来说真是负担,还是有去无回的负担,因为对于我们工作还没定型的人来说,今年在这个城市,明年就可能在另外一个城市了。
这张图我在网上找到的,云南和广东最便宜了,我们这里属于湖北,不管是因为什么请客,起步是500,如果是更亲近的人婚礼上送礼,都是上万了。前几年我弟弟结婚,几个姐妹都是一万多,我也只得随大流,然后是孩子出生,周岁,又是几千,在姐妹几个送礼之间,大姐是负担最重的了,后面的弟弟妹妹结婚生孩子,她都得送份子钱。
份子钱会成为影响友情亲情的负担
后来去外地工作,一年才回一次家,有个同学结婚,太远,没办法参加她的婚礼,那时候还没有微信红包什么的,没参加婚礼也就没给份子钱,后来知晓她有了宝宝,挑了一份礼物打算过年回家送过去,但最后没送成,一个好多年没见面,各自为前程忙碌,联系得也不多,二是没参加婚礼没送出份子钱,事后再送礼物感觉送不出手,虽然我这个同学人特别好,那时的我却会觉得尴尬,会觉得有亏欠。我的另外一个同学是广州的,她结婚也是比我早,结婚前也通知我参加婚礼,同样没参加成,她提议我们之间互送礼物就可以了,给份子钱反而不好,我们这里和她们那里的习俗不一样,给多给少不好说,再说,好朋友之间送个礼物一来是一份用心挑选的心意,另外一方面,也是一个纪念,后来我结婚她也快递礼物过来,说实在,收到礼物比收到红包感觉更开心,把我们的友情载得满满的。
除了自己的亲姐妹,和表哥表姐他们没有随份子钱,因没有随份子钱,平时的走动也会显得尴尬生疏。
相对于湖北这边高额的份子钱,广州那边就不太一样,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今年10月份去广州同学那里玩,有幸参加了她一个表姐妹的婚礼,迎亲环节,设置了很多迎亲游戏,新郎伴郎要按照要求做各种装扮,还要迎接高难度挑战,新娘新郎敬茶,新郎新郎收到的是父母送的一对手镯,母亲帮他们把手镯戴到手上,小心翼翼系上红绳,然后为一对新人送上祝福,相对于我们这边整个婚礼过程必须得红包不断,而其他环节少之又少,快乐喜庆也就大打折扣。
再说一下吃酒席,他们是在本村的祠堂里面进行的,一个大祠堂里摆放着50多桌,每个桌子配4条板凳,中午在祠堂吃便饭,人好多,几乎坐满了,吃完我们就去逛街购物,下午5,6点我们才返回,回到祠堂时里面已经坐满了人,我当时在心里想,是不是我们错过了酒席得回家自己弄饭吃,很快,我同学告诉我,她说“不用担心,我们可以吃下一批,前面都不晓得过了几批了,我们不是最前面也不是最后面”,她还向我解释说,“现在人大多有些忙,没有办法在统一的时间来吃这一顿饭 ”,听她这么说,我才了然,但是,如此多的人参加酒席还是让我特别吃惊,她说,“对我们这边来说很正常,远亲近亲朋友同事都参加,全家都出动也没问题”,难怪哦,我同学一家老小都来了,外带我这个不搭边的同学也过来凑热闹。“那送份子钱怎么送?”,我问,“我们这边不多,100吧,上次听你说你们那边份子钱,吓我一跳,照这样送礼,我觉得会影响生活质量,我们前几年贷款买了车子,要是因为送礼影响了还款就很麻烦了,还有我们现在2个孩子,要是碰上送礼突然要拿出万吧块钱,我都不知道怎么养活孩子了。”
这和我们老家相差有些大,我们这边办酒席,可以选择在大酒楼或在自己家,大酒楼消费会更贵一些,不过确实省事,一顿饭搞定,在自己家场地不够需要请专人搭棚子,然后请民间厨师,像过生日之类的小事一天就完结,参加的人也会少一些,像结婚或是家里有人去世,办酒席得折腾2到3天,参加的人会相对多一些,但和广州同学那边比,人数少了不知多少倍,一个家庭参加的人一般在1,2个,外加孩子,不相关的人是不好意思参加的。
跟钱相比,朋友间亲人间真挚的关心和祝福更重要
“份子钱”对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成了一种“甜蜜的负担”,那邀请的请柬成了一枚枚红色炸弹
份子钱需要更理性的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