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作品中体现“悲剧之美”的颠峰之作。
整部作品里的各个人物仿佛都是“痛苦”的。虽然表面上是写王权贵胄们的“家族内斗”,看完之后,静下心来,却有一种能让人站在宇宙、地球、人类的旷世高空,来俯视“生命”的感觉。
《红楼梦》更是将“悲剧之美”表现到极致的作品,无论是开端,过程还是结尾。
开端的“好了歌”,仿佛预示了一下整部作品: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
道人解释自己的“好了歌”: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
甄士隐回给道士的确切之解,仿佛在作品的一开始就给出了各个人物命运的结局: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正式进入文章中间,各个人物的曲折命运,情感的错综纠葛之中,像是在向我们诠释着生命之轻薄。
全书的结尾是悲剧的高潮汇聚之地,宝黛爱情的分崩离析和几个主要人物命运支离破碎的哀惨,都在一一向我们展示着这种“悲剧”之美。
从古今中外的文学大作,到我国的“四大名著”,似乎总能让人在这些优秀的作品里找到“悲”的感觉,或者是生命壮烈的影子,又或者是人物命运的沉浮。
细细想来,这些并不足为奇.为什么这么说呢?
生命对于我们,本来就是偶然的.
记得有一个人,用调侃的语气说:“父母一高兴,我们就来到了这个世界上”。
是的,生命的开始和结束,其实都不是我们自己所能掌控的,唯有生命过程中的经历是我们能真切感受的.
有人说,其实每一个生命都是有来源的,只是我们未知.就像《水浒传》里的一百单八将,有人说是根据上位天罡星36星,下位地煞星72星来排定的.每个人性格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所擅长之处,当然每个人的结局也是不一样的.
我们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生命的价值又是什么呢?
可能有人会说,这个话题太大了,我资历尚浅,没有办法回答;有人会说,生活的意义在于拼搏;有人会说生命的价值在于付出,在于给予。
我想每个人对生活的体验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生命价值的说法.
其实,生命本就没有意义,是我们赋与了生命的意义.
除了我们自己,也没有人可以告诉我们,生活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价值是什么.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都生活在有人类以来最好的时代.在人类最繁荣发达的时代里,我们又生在中国这样一个最有发展潜力,最安全的国度里。
这首先是我们的幸运,应该值得我们好好地活着,也要活得更好.
其实,我们不需要特别优秀,只要我们不再想着伟大,放下不切实际的幻想,俯下身,弯下腰真正地进入生活就好。
可能,生命的意义就藏在我们忙碌的身影里,就藏在我们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的态度里吧!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假如我们还没有迎接死亡的勇气,好好地活着就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