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同是初中生家长的朋友与我聊天,吐槽孩子的作业很多,每天都写到很晚,最后怪罪老师,认为“双减政策”下,老师不应留作业或少留作业……这个话题如果展开会很长,因为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观点。作为家委的一员,我也想针对这个问题简单地讲讲我的看法,与大家一起切磋共同成长。
在“双减”政策的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环境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一政策旨在为学生减压,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但并不意味着学习可以放松或忽视。作为初中生家长,我们肩负着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业与学习之间关系的重任,认识到学习离不开必要的练习,而“双减”的核心在于提高学习效率,而非简单地减少作业量。
一、学习之基:练习的力量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与巩固的过程,而练习则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基石。正如工匠需要反复锤炼技艺,学生也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解题技巧,进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作业,作为练习的一种形式,不仅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还能培养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应当明确,学习就需要进行适量的练习,这是通往知识殿堂的必经之路。
二、双减之核:效率的提升
双减”政策的出台,并非鼓励学生逃避学习责任,减少必要的练习,而是倡导我们寻找更加高效的学习方式。这意味着,家长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引导学生学会时间管理,提高学习效率。当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作业,他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索自己的兴趣,参与体育锻炼,享受家庭时光,实现全面发展。
三、作业未完:反思与改进
面对作业难以按时完成的情况,我们不应简单地指责学生或埋怨作业量太多,而应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反思:是不是学习方法不够科学?是不是时间分配不合理?是不是对某些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又或是学习习惯不好,边玩边学?通过这样的反思,学生可以找到问题的根源,进而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习惯。家长在这一过程中应扮演积极的角色,与孩子一起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鼓励他们勇敢面对挑战,培养坚韧不拔的学习品质。
四、家长的角色:正向引导与陪伴
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学习状态,以正向的态度引导孩子看待写作业的问题。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共同制定学习计划、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分享高效的学习方法等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家长也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总之,在“双减”政策下的学习之道,强调的是以练习为基,提高效率为核心。作为初中生家长,我们应当携手并进,共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业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让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陪伴孩子们健康成长,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最后,在此对大家有个邀约,非常欢迎大家分享自己成功的育儿经验,彼此借鉴,彼此赋能,与老师们一起努力,让我们的班集体更加团结、更加积极向上。孩子们拥有一个正向积极的教育氛围,老师们拥有一个被理解、被支持的教学环境,离不开我们的支持,我们一起携手努力,用生命影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