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是什么呢?总觉“格局”这种词,是那种运筹帷幄、要干一番大事业的人才会用到的,比如宫斗剧里的小宫女步步为营,凭借极深的城府和算计上位。像我这种井底之蛙,当然毫无格局远见可言。现在看着简书上各种“大学生要读的XX本书”“25岁之前一定要做的XX件事”不禁叹一口气,我那时候要是有这种见识,可能会比现在混得好吧……
抓大放小
“放大自我信念,坚信自己可以成功”,感觉好像自我催眠的鸡汤成功学。BUT!坚信自己能成功能做到,需要一个非常重要的下一步,那就是思考有什么别的方法可以实现目标。
我的状态有两个。一个是不断放大自己的负面情绪:我做不到,我做不好,万一失败了怎么办……于是倒手的机会被白白浪费掉。另一个就是傻乎乎地觉得自己能行、能做到,犯了错误也不去总结一下,遇到难题就一直死磕,一条道走到黑,直到走不下去,只能放弃。纵然有坚定的信念,可是没有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就会变成钻牛角尖,或是不了了之。
见人所长
澳洲同事R妹子,懒,眼里没活,特别爱聊天,仗着自己和领导关系好喜欢对别人颐指气使,很多人都讨厌和她一起上班。但是妹子对自己的未来规划的很好,是白人里面很少见的会攒钱的类型。十几岁出来工作就一直在攒钱,前年买了辆大SUV,贷款已经快还完了;这个月刚和男朋友买了70多万刀的大house,两人各出一半首付,没问家里要钱。人家才25啊,我25的时候在干嘛?还在当月光族呢……虽然我们都不愿意和R一起上班,但是说句良心话,我是真羡慕她的攒钱能力……
还有,最近知乎上出现一个问题,就是问恶魔的奶爸的英语自学方法好不好用。这一直是个有争议性的人。我为了学英语很早就关注恶魔奶爸的公号还在知乎上关注他,但是后来取关了一段时间,就是因为实在受不了他一天到晚怼天怼地,有时候说的真的太难听近乎于骂街。但是后来还是重新关注了他,很简单,他的英语自学方法论真的很有指导意义很实用,还给了好多免费资料实打实的干货。我就只看他关于英语学习的内容,剩下一概过滤掉,眼不见为净。
以前我是对人不对事的,只要我讨厌这个人,不管ta干什么我都看不顺眼。现在算是成熟了,知道看人看事都有两面性。我可以不喜欢这个人,但是我还能看到ta身上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其实想想还有点痛快呢:从不喜欢的人身上学到ta的优点长处之后一脚把ta踹开……
以队为家
我们科室有两种人,一种是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在职培训,抓住机会做IC好好表现;另一种就是只想做好手上的活、分内的事儿。当然,如果有什么升职的机会、出风头的场合,肯定是前者会先抓住机会。爱尔兰妹子和我年资一样,但是人家就在前期卯足劲儿表现自己,什么都要学学什么都要管管,去年就晋升成CNS了。
以我为代表的第二类人群,只盯着自己份内的活,不愿意多干一点儿别的,领导也不太敢对我们委以重任。我们当中的一部分人是毫无事业心的家庭妇女,重心放在照顾家庭上,事业上只要能赚到钱就好。另一部分,以我为代表,则是根本就没心思继续干下去,要不是想着跳槽去别的医院,要不就干脆想做别的行业。
以前我就是个井底之蛙,觉得自己拿到了身份又找到了稳定的工作,简直就是人生赢家。总是沉迷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面沾沾自喜,比上不足,比下我可是绰绰有余。可是人不能总往下看,某天一抬头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被落下很远。以前觉得妈妈朋友的女儿放弃室内设计的工作搞服装简直是胡闹,结果现在人家都创立自己的工作室和服装品牌,还在买手店了上架了。以前朋友圈里出没的小代购,几年前还要亲自送货面交,这两年已经开了网上商城,做成了正经的大生意。
当然会忍不住后悔又自责,要是我当初也能把眼光放远一点、把格局放大一些,不要仅仅满足于当个小护士,或许现在人生都不一样了。但是后悔没用,从现在开始也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