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记叙文选材指导(二):选材要注重传统美

传统是世代相传,从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有无形的影响。记叙文里一个很重要的选材内容就是展现传统文化里的风物美。风物——一段时间、一个地方特有的景物。暑假里大家会走很多地方,见识很多异地风情,写作的内容也会有很多,那么在选材时大家尽可能“择传统美飘飘洒洒,展中国风浩浩汤汤”。比如朱自清的《春》,请欣赏: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这段文字很美。美在何处?生动丰富、色彩艳丽。这些大家都知道。大家不知道的是“桃儿、杏儿、梨儿”这三种春天开花的植物选得非常讲究。它们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春天风物美的审美情趣。“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诗经》里的;“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唐诗;“三更月,中庭恰昭梨花雪”是宋词。这三种植物应时而开,色彩鲜艳,千百年来一直在古典诗句里被人传颂,千百年来成为人们传统的审美情趣。现在春天,很多地方喜欢赏樱,樱花也美,白樱比梨花还白,更像雪,让人联想到生命因华美而短暂凝成的哀伤与凄美,这不是中国人欣赏的传统之美。中国人是务实的民族,喜欢桃花、杏花、梨花是因为在春天花儿们姹紫嫣红,异常美丽;花落之后还有累累的果实等待我们品尝、果腹。果实累累又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多子多福的观念相吻合。所以时代在发展,我们向前进步的同时也别忘了在文章里经常回头看看,向古典而文雅的中国传统美致敬!





空间上的风物美:


威尼斯的夜曲是很著名的。夜曲本是一种抒情的曲子,夜晚在人家窗下随便唱。可是运河里也有:晚上在圣马克方场的河边上,看见河中有红绿的纸球灯,便是唱夜曲的船。雇了“刚朵拉”摇过去,靠着那个船停下,船在水中间,两边挨次排着“刚朵拉”,在微波里荡着,像是两只翅膀。唱曲的有男有女,围着一张桌子坐,轮到了便站起来唱,旁边有音乐和着。曲词自然是意大利语,意大利的语音据说最纯粹,最清朗。听起来似乎的确斩截些,女人的尤其如此??意大利的歌女是出名的。音乐节奏繁密,声情热烈,想来是最流行的“爵士乐”。在微微摇摆地红绿灯球底下,颤着酽酽的歌喉,运河上一片朦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红的样子。唱完几曲之后,船上有人跨过来,反拿着帽子收钱,多少随意。不愿意听了,还可摇到第二处去。这个略略像当年的秦淮河的光景,但秦淮河却热闹得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暑假,生活向同学们展开了它丰富而又美丽的一面。同学们讲述暑假故事选材时要留意表现真善美。因为它们代表知识、道德、审...
    鶑鵅阅读 436评论 0 1
  • “写作中心”文本写作课程(草案) 齐红雨 【交流提问】 1.读了大量的文章、著作,为什么大多数学生依然不会写作? ...
    为为道来阅读 1,422评论 0 2
  • 在这最显赫的时代,最喧嚣的城市里,像野草一般飘摇。无序、凄凉,却顽强着倔强,不知道下一刻会怎样,只学会了如何随着大...
    封瀚阅读 111评论 0 0
  • 1。 即使在车里,膝盖也止不住疼了。此时,不再认同“寒风是刀子”这种比喻,因为刀子的长度是很有限的,只能对跟它的长...
    风轻语阅读 256评论 1 1
  • 与其左右别人, 不如把握自己。 争得我还是我, 但愿你还是你。
    再凑热闹阅读 19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