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末带着儿子去看了《公牛历险记》,很不喜欢看这种国语版的外国影片,但是有了孩子之后,这样违心的机会,也成了难得的休闲时光。
有这样一个情节,费迪南成年后,回到公牛之家,恰逢斗牛大师为自己的最后一战选拔公告牛。费迪南从小被另外一头公牛嗤笑为“胆小鬼”,成年后即使个头已经优势明显,却还是被瞧不起。
费迪南被迫和这头公牛发生了冲突,他一直强调自己不愿意打架,希望停止这种行为。但是对手势想要通过战胜他而显示自己的实力。混乱之中,另外一头公牛的牛角断了。
按照公牛之家最新的规矩:不做斗牛,就做肉牛。这头牛被拉去了屠宰场。
费迪南既不愿成为斗牛,角逐斗牛场,更不愿自己儿时的伙伴变成肉牛。于是,他筹划了一场出逃计划。出逃时,他一个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屠宰场救自己儿时的伙伴。
那头折断了牛角的公牛沮丧但是骄傲的说:“作为一头斗牛,我已经没用了。出去了,难道跟你一样养花吗?”
费迪南对他的话,没有丝毫的惊讶和愤怒,只是平静地回答:“那是我的生活,不是你的,你该有自己的生活,但是你必须先活着。”
电影中的公牛,以为被费迪南救了,就要像他那样去生活。但是得到的回到是,生活是他自己的,他可以有自己的选择。
生活中,很多人也是如此,把别人的好心当成了束缚,以为别人的关心和爱护都是想要自己重复他们的人生。事实上,束缚生活无法改变的,是自己认识,束缚人生没有突破的,是自己的思想,捆绑着手脚不肯前行的,是自己的犹豫。
2
电影《解忧杂货店》中,成龙饰演的无名,面对侄儿的询问,他说:“你以为他们是在询问我吗?其实他们心中早有答案,他们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人生地图。”
去询问不相干的人,无非是因为熟悉的环境里没有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也无非是因为熟悉的人那里自己认为已经有了相反的答案。
剧中第一个情节,秦朗以为父亲和母亲、妹妹一样,不过是想要他放弃在北京的奔波,回家接班。所以,当父亲阴着脸问他:“你回来干什么?”并且冲着家人嘟囔一句“小题大做”时,秦朗收到的讯息是父亲的埋怨和愤怒。埋怨他置家人于不管,置父亲的身体和生命于不顾。
所以,当父亲在饭桌上问他以后的打算,让他把自己的事情想清楚时,他以为父亲的潜台词是:在北京混了这么多年也没有名堂,还不如早早回来接班。他感觉到被侮辱了,摔门而去。
父亲因此心脏病复发,住进医院。当秦朗终于痛下决心,割弃最爱的音乐时,却在病房外面,无意听到一家人和父亲的对话,父亲说:“我的身体我自己做主,秦朗的事情,以后谁也不许再提。”一句“以后谁也不许掺和”,让秦朗终于明了父亲的用心。
其实,父亲的本心是不愿因病拖了他的后退,不想因为自己的身体,让他做出违心的决定。
爱大莫过于成全。
秦朗误解了父亲,以为父亲希望他回乡接班,终其一生;公牛误解了费迪南,以为被救就要像他那样,与花为伴。
3
亲戚家,有一个很懂事的儿子,千年应征入伍,去了内蒙古边远的部队。如今,两年时期,面临一个选择:申请延长期限,继续服兵役三年;复原。
亲戚说,他已经跟儿子冷战了三天。她的理由是:回来了工作不好找,工资也不高,继续呆在部队,月月有工资,也算是一份工作。
她给我看了他发给孩子的信息,信息里,她告诉儿子:你是一个男子汉,面对困难,要勇往直前,不要被困难吓倒。妈妈希望你留在部队,我就这一个心愿,你一定能答应妈妈,对吗?
咱不说她的理由有多牵强,光凭她给孩子的一条短信,其实就已经把孩子逼入了死角。孩子是想回来的,在一个边远的部队,每日与牛羊为群,见人都少,更何况交谈。两年,足够让一个人在寂静中看透自己的内心。
如果他顺着自己的心回来,那便是忤逆了母亲,违背了她的夙愿。而不回来,成全了父母,却委屈了自己。
她问我的意见,我说:“让孩子自己选择吧。你永远不知道,这两年他经历什么,他没告诉你什么。你也不知道,他回来,是经过了多少不眠之夜的挣扎才做出的决定,也不会知道,他是鼓足了多大的勇气才对你说出口。”
亲戚有她的顾忌,纵然再有理由,人生是孩子的。爱,应该是温馨的,快乐的。爱,如果成了束缚和捆绑,对孩子和自己,都只是负累。
4
《接纳力》的作者海文颖老实说:“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但是,对于父母而言,何时退出,如何退出,却成了解不开的难题。
父母口中总是挂着这样一句话:“我做这些都是为了你好。”这样的爱,听起来好刺耳。为了孩子好,就有理由剥夺孩子体验自己人生的机会吗?
活着,就是一种体验。人在自己对生命和生活的体验中,才能感觉自己作为一个生物的存在感。
费迪南问父亲:“有没有方法,不用打架就可以赢?”
父亲回答他:“希望这个世界能够如此善待你。”
父亲知道,却不说穿。孩子有自己的未来,有自己对未来的看法和憧憬,即便经历过的父母,也无权去干预和否定。况且,父母也只是体验了自己当前的一种人生,无尽的可能,对他已成了不可能。过多的干预,结果,无非是复制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