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5日 圣诞
一
那天,在朋友圈上,看见一位记者朋友说,她一直尊敬的一位前辈说她写的文章是抄袭来的,她很委屈,继而回忆起入职这家报社的第一天,在电梯里遇到对头报社的领导,那位领导毫不留情地将她将要入职的这家报社数落了一番,让她好生意外。接下来的几条朋友圈,都是她的声明,说自己并没有购买对方的付费阅读服务,也无从知道对方对这件事情也是从这个方向解读,对方贵为前辈,怎么能出言如此讨伐后辈。下面的朋友评论,诉说起作为记者的种种艰辛,一时间,话题变得有点沉重。
我本来以为,这位记者会一直在朋友圈据理力争,再一次和对方的文章针锋相对,没想到,第二天,我看到她发了一条新的状态,她说,回忆起自己选择成为记者那一刻的心情,只不过是想,自己那么喜欢写作,竟然还有人愿意为了自己的兴趣付款,太幸福了,念及此处,很多事情也就释怀了。之后,再也没有看到这位记者谈论此事,朋友圈又变回了各种游山玩水,吃吃喝喝的照片,以及她自己写的文章,真好。如果每次愤愤不平的时候,能想起最初的样子,大概能原谅很多东西吧。
二
前几个星期,“佛系”这个词开始流行,其实和佛毫无关系,只是调侃现在的年轻人一种低欲望,平和淡然的状态。其实我一直生活在这种状态里,算是典型的“佛系”了,只是以前不知道可以这样形容。作为一个标准的90后,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长成这样的性格,大概是因为每次想诉诉苦,总有声音会说,我们以前,经历过多少苦难啊,你们现在,什么都有了,不愁吃不愁穿,还有什么可烦恼的,纯粹是矫情,于是,把本来想发泄的想法藏好了。
有时感叹下自己无惊无险的生活真好,就会看见有人拿出滚烫的鸡汤鞭笞你,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说平凡可贵,瞬间,连感叹都塞回肚子了,其实对那些成功学都无感,也不觉得人生唯一的标准是有钱,但是早就习惯了不表达自己的看法,以及明白了,钱,代表着尊严,更多时候,“佛系”只是无可奈何地妥协,和无声的抗议。就在我写这段话的时候,公众号推送了一篇消息,题目是《抱歉,你还没有资本谈佛系》,好吧,你看,就连无欲无求了,也会有人出来指点一番,若是活得较真,怕是没有奋斗前,就已经气死了,能怎么样呢,我们这一代垮没垮我不知道,不过说教我是没在怕的,毕竟从小听到大嘛,全社会都想来指导我的人生,现在,你知道为什么90后总是爱听大悲咒了吧。
三
我在同一家公司,已经呆了2年半了,这个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想来自己的变化,三言两语怕是说不清楚的,只是迷茫的底色又重新浮现出来了,和两年半前的我不一样,我似乎更加不自信了。找这份工作的时候,我还在一家银行当客服,每天承受电话那头难以想象的谩骂,觉得自己满腔的热情,可以执笔为剑走江湖,写出激扬文字帮社会正三观。面试的时候,大放阙词,和人力大哥说,给我一个题目吧,我能写,结果人力大哥花了几个小时说服我,去了另外一个和写字不太沾边的岗位,我也不负他的期望,在这个岗位从初级助理做到经理。只是看过太多写作的套路,我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写了,怕没有人喜欢,怕写得太烂,怕别人觉得我的看法幼稚可笑,或者怕和别人撞了角度,一脸尴尬,但是回想起来,本来,我也只是想写出来发泄一下啊,毕竟“佛系”的我,已经不敢说了,也就靠写来发泄一下了,不是吗,念及至此,我又重新唠叨起来,毕竟别人的说教,我没在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