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我看《晓说》中高晓松和樊建川的节目才知道的,然而心怀对高师的仰慕和对樊建川的敬意,搜遍各种渠道也没有买到正版,这不禁让我颇感疑惑,难道真的是和网传这本日记的真伪尚存疑有关?对此日记真伪存疑内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网上搜索便可,也正是因此,让我对这本书更加好奇,因此在网上以和原版差不多的价格买到了一本影印版。
此书是侵华日军荻岛静夫的日记原文翻译,至于是否有删节就不得而知,单就出版的内容来看还是能修正很多对抗战时期交战双方的固有看法。首先是当时的国军并非印象中那么不堪一击,日记中多次记录到国军对日寇的猛烈进攻和顽强抵抗,同时正面作战的国军武器装备也并非与敌相差很大;其次侵华日军特别是初期的部队也并不是传说中那么神勇,他们思想上也常有动摇,对华作战的难度远远超过他们曾经的想象。
那问题来了:双方既然差别不大,为何国军一直败退,以致近乎半壁江山被日军侵占?我想关键问题还是出在当时指挥者和决策者身上。虽然当时中国国力虚弱,国军装备略逊与对手,但单凭地利、人和之优势,至少能困来犯之敌于一隅,如若再高明些则可以迁延拖垮对手吧,而当时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和各地军阀相互掣肘,教条的推崇“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决策,置国民大义于不顾,让民众遭受敌寇屠戮之灾,实为执政者的无能。当内部反对派尚的实力尚不具备淘汰无能的执政者时,自然会有外部力量来袭扰。
从这本敌人一线士兵的日记中能够看到,在阵地战上国军的表现是得到对手的肯定的,日军在中国不断扩大侵略地盘时也付出惨重代价,但“一将无能累死千军”,错误的战略决策让国军前线士兵们的牺牲化为无用功,久而久之士气低落。另一方面,日军在侵华之前确实做了足够的准备,特别是后勤供应上尤为突出,在日记中不止一次的提到定期注射霍乱、疟疾等传染病疫苗,还有各种形式的劳军活动和丰富的后勤保障,完全与现战争的理念相符合,使主场作战的国军相形见绌。
在后记中编者认为荻岛静夫是个文化水平不高的人,而我从这本日记中隐约感觉,荻岛静夫是个有头脑并且怯懦的人——他能坚持两年来记日记,并且好多时候因为战事激烈,当时来不及记录事后又有大段的补记,可以看出他是个心思细密的人;他会摄影,日记中有很多他拍摄的照片,并且多次提到他经常的阅读杂志报纸,由此可见他的文化水平应该不差;在经历过淞沪会战、南昌会战等残酷激烈大战的两年中,他几乎没有受过伤(不算他战死在太平洋战争),除了自己生病,最大的伤害就是被炮弹碎片擦伤手指,然而他并非坐镇后方的中高级军官,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一线作战的基层的士兵,如果单用运气好来说明,是不是有点太过牵强了。
可能有些所谓理智、客观到非人的读者,能从此日记中看出人性的光辉——荻岛静夫确实多次提及思念自己的亲人和故乡,进而发出日本人民也是战争的受难者的感慨。而我只能说这是与禽兽无疑的低级的情感,乌鸦与老鼠都有这种最基本的感情存在,而在日记中鲜见作为人的那种更高级的恻隐之心。慰安妇、扫荡、用战俘试刀、虐杀平民等等都可以看出对中国人的蔑视。
现在很多公知,经常宣传日本无威胁论,把日本政客和普通人民区分开来,可是否想过这些政客是谁选举出来的?日本应该是一个接受了西方政治形态的国家,全民公投选举出来政府,竟然代表不了他们国民的大致意愿,这种粉饰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侵华战争的伤痛尚不足百年,许多亲历者尚健在就这么快的忘却,这种民族精神还不如被这些公知所不屑的坚持“反清复明”贯穿整个满清的“白莲教”、“红灯照”等农民起义组织。那些所谓拥有博爱世人的大情怀和国际大视野的公知们,唯独缺了点民族精神。伤痛总会过去,但疤痕会在,我不想煽动仇恨,但永远不要忘记血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