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十一
前两天,和舍友忙中偷闲一起去院线看了电影《少年的你》首映。根据猫眼电影的数据显示,这部影片评分9.6,热映电影中仅次于建国70周年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截止目前《少年的你》票房累计5.88亿,上映第三天票房更是超过《沉睡魔咒2》、《中国机长》等热映电影,日票房榜排行第一。
故事发生在高考前夕,单亲家庭的陈念(周冬雨饰),作为应届生去读师资条件更好的复读学校,原本只想好好学习考大学;同学胡小蝶——校园暴力的受害者意外坠楼,陈念也卷入了这场纠纷,成了校园霸凌的下一个对象;恶作剧、谩骂、围攻、裸照等霸凌手段她全遭受过,却也因为和男主小北(易烊千玺 饰)的相遇,他们可以互相守护、陪伴、甚至为对方牺牲。青春不再孤独,因为有了可以在她保护世界的时候保护她的那个人,即使提前尝到成人世界的苦涩又如何?
我想,这部电影之所以如此叫座,除去主演周冬雨和易烊千玺等优秀演员炸裂的演技外,除去影片高考的故事背景、懵懂的青春旋律、迥异的家庭教育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即影片反映的校园霸凌的主题。在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恶毒的反派女二号在影片中也是个不折不扣的戏精;另一个反派开始和别人一起欺负人,后来被别人欺负也是自作自受;被母亲嫌弃并任其自生自灭的男主,什么街头斗殴、鼻青脸肿都是家常便饭,也有了第一个担心他“疼不疼”的人——其实我也很脆弱,但是因为你懂我愿意为你变坚强——四字弟弟在蹲点警示女二“别动陈念”的那个场景真的帅爆了好吗?到最后愿意为女主顶罪,在审判室看到女主被霸凌的视频双拳紧握忍而不发,下一秒却又吊儿郎当地笑着调侃。当然也有很多批评的声音,批判影片“霸凌剧情不够深刻”、“在狗血中爆发”,更有甚者说出了“如果影片……以陈念躲避校园欺凌、顺利完成高考结束,那么本片的完成度还是令人满意的”这样的冷血论断,凡此种种简直令人大跌眼镜,那什么是真正的“霸凌剧情”呢?被欺凌就该一直隐忍和压抑吗?太多人拿着自己臆想的故事旁观了。影片当然不是完美的,会存在一些不甚合理的剪辑或者设计,可是考虑到背景和环境的复杂多样,正如现实中的霸凌案件也并非千篇一律,公众对霸凌这一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各方对霸凌受害者的理解和帮助、从源头各方面减少霸凌问题才是影片最终希望传达的吧。
回到学校和舍友讨论影片时,结合自己中学时的经历大家比较赞同的观点是:很多校园霸凌对象往往是成绩一般、家境或者长相不太好、比较内向又普通的同学。有人就会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实际上这种说法实在太令人恶寒了,说话者本质上是站在道德高点吃着人血馒头,因为可怜与可恨明明是两码事,为什么非要为受害者找一个“罪有应得”的理由呢?
说点轻松的事,其中一个舍友就说自己高中时成绩还不错,调皮捣蛋点的同学不敢惹她因为还要抄她作业。这也是很现实的问题了。想说一下自己,小学时,从乡村小学放学回家的路上,弟弟和邻家的孩子不知怎的起了口角,被推到路边的斜坡下,而那邻家孩子也比我大,又是男孩子,很明显力量悬殊打不过只能充当和事佬来调停;初中时,大课间一窝蜂去买午饭,乡镇中学没什么纪律,插队、拥挤、推搡大家都见怪不怪了,有一次因为太挤我就不小心把汤汁弄到一个高年级女生身上了,结果可想而知,对方很生气,我当场就道了歉还说可以给她洗干净,可是那女生依然不依不饶,甚至下午上课前和她同学去教室堵我,没错她们是阵势强一些,是得理不饶人,我是虽然成绩好但没什么胆识又普通不惹眼,我父亲是常年在外一年才见着一次,反正我那时候就特别怂,怕得不行,同班一个虽然成绩不太好但是长得特别漂亮、关系社会一点的女生还出来问“没事吧”,但是真的,这话有用!感觉不是自己一个人,感觉没那么可怕了。最后,终于,上课了,这件事当天也就没有后续了。但是,后来我表姐知道了,表姐和我同校比我高一级,有混的开的朋友而且表姐自己也不怕事,知道我这么怂好气又好笑,据说她们去言语震慑了那女生一番,之后一直到毕业,平淡无事。
在乡镇初高中的那六年,也见过或听说过其他的比较可怕的霸凌事件,个中缘由,不可得知;而这两件事,是我亲身经历的校园霸凌,虽没什么严重的后果,却也令我到现在都印象深刻,能对校园霸凌事件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和直观的感受。但我知道,即使时代不同了,校园霸凌却没有结束,一直在上演,甚至形式更多样程度更惨烈;法律的完善、社会的关注、学校的预防、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支持等等,都是解决这个问题所需要的,仅通过一部影片,可能一下子达不到杜绝问题发生的状态,但是若能让社会中的你我他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在以后遇见类似问题的时候,不管作为什么角色能去帮助而不是冷眼旁观说风凉话,就足够了。
作为经历过低程度校园霸凌的人,我觉得自己能做的,不是以受害者的记忆去自怨自怜,而是努力健全地成长,变得有能力去改变,去保护身边人;同时不忘曾经也是少年的你,那么勇敢,那么正义,所以,就对这世界的善意多一些感激和传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