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篇
每个人心里都有好多明明能干的事
明明知道,看电视剧会着迷,还是看到了凌晨1、2点。结果第二天重复第一天无精打采工作。
明明知道,总结很重要,但是总是会给自己找借口,太忙没有时间,结果日子一天天过,收货一天天少,直到有一天看到成功的朋友,每天晚上很自律的复盘所有计划安排和规划,才知道成功并非喝一两顿酒、吃两餐饭那么简单。
明明知道,读书可以增长见识,但是总是会给自己说,听听十点读书就好了,先玩会抖音,看看朋友圈,看多了这些有趣而无营业的小视频,就不想听书,更不用说看书了。
我们常常看重一周带来的效果,却忽视一年后的变化。每天应接不暇的事项轰然而至,我们一个一个接着,殊不知大部分时间做了那20%无所重要的事情,而真正重要的事情总是被我们推脱。也许这就是人性,总是把难、困难的事情放在最后面,期待最后一天可以一举拿下。可惜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比尔盖茨,不是马云,不是马化腾。总是在危机中突然意识到什么事情可以这么做,大部分人的认知水平和执行能力都是有极限的。
总结篇
4月给自己一个复盘,给自己一个未来
4月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可能是假期太多,没有留意就过去了。四月规划了5件事:
1、公司展台设计方案。2、基于新产品的发明专利申请。3、新版用电安全系统规划。4、产品演示箱制造;5、硬件产品规划。
从表明层次看来,完成不是很理想,由于项目很多处于部门交叉或者对外对接,进度缓慢。
从深层次看来,是由于没有规划、没有复盘,没有看到事物背后的本质。
从心理学看来,没有强大的自律性, 对产品研发没有真正深入,沉迷。创业型的企业如果不能在狭小领域竖起自己的旗帜,不能在这个豁口有自己专业技术或者市场口碑的积累,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这就是铁律,让我想起了互联网行业最聪明、最勤奋的雷军,看过几次他的公开视频课,每天中午1点以后用餐,晚上8点以后,连续几十年保持高强度工作时间,出门在外就是一个100多元的小米背包,对自己的产品就像对孩子一样看待。
给自己一个FLAG,每天给自己一天复盘一次,时间到底花在哪里了,值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