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写这些内容是因为,我一直尝试用一个大的框架网络整理好所有的信息流,并通过优化手段提高效率。这个过程漫长而艰难,且对每个人都不同;过程中充斥着外部理论、模版等内容对自我思考的稀释。
写这些不是为了宣扬,只是为了记录;如果有宣扬成分的话,我只是想和大家讨论一些过程中最底层、最必要的内容,并分享一些我觉得有意思的事情。
知识管理,信息管理,无论你想怎么叫它
无论怎么称呼,各类信息管理手段应该是我最想收集的提升方法。人每天都在处理来自各种地方的信息资源,类型繁杂且冗长。人的大脑,每天都在完成读写、输出、再读写、再输出的流程,所谓“电脑”二字也就是由于这种机器模仿人类大脑的处理逻辑而得来的。
信息管理的终极目的是效率提升。我们为什么要做效率提升?于个人而言,大多数人都希望利用其有限的生命去尽可能做更多的事情(我并没有评价这些事情的意义:比如,一个人花费了4个小时做完了本应该8小时做完的工作并回去睡觉,这也算是做了尽可能多的事情)。通过信息管理的流程优化、方法优化和存储优化,人可以实现效率的提升,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相比于之前的个体处理更多信息,完成更多的输入和输出。我将其姑且称呼为“信息生产率”。
为了实现信息的有效读写,我们需要借助外部手段对收集到的所有信息进行管理整合,早期是用纸笔记、用书文展示;而现在生产力的提升,已经有了电脑等这种读写方便,调用有效的资源渠道了。这也是所谓“第二大脑”可以实现的原因。
信息管理,要管理几个部分:输入(获取):即学习和生活得到的内容;存储和调用,即经验、记忆和知识的出入口;输出(展示),即将处理后的所思所想合适地展现出来。
已经浅显地对于不同的信息管理模型,例如PARA和CODE进行了思考(其实这都来自于同一本书)。倒不如说,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大多数人都能对这些体系还原个七七八八,只不过是部分细节上没那么完善罢了。比如我自己就曾经在过程中写出了一个“提问-获取-处理-分析-展示”的五步走信息获取渠道法,并且尝试往每个步骤中添加优化手段;但在这之前我就已经发现了更加凝练的CODE方法论(主要是更好记。PARA这种简称我也觉得为了缩写好看而用词不是很准确,同被很多人讨论的INKP就看起来很抽象哈哈哈)。
考虑到信息的并行(多种身份)和串行(事件随着时间的变化),信息管理是交错的,在多个维度上存在。很难有人说,自己对于所有事情的驾驭井井有条;但通过在不同环节的优化,我们总能实现更多的信息获取、存储和展示。
我希望能够持续对整个环节上学到的各种效率手段进行留档和展示,以此实现成长和分享。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切记,流程是服务于人的,不是绑架人的。包括上述所谓的信息管理模型,都不是什么金科玉律般必须被奉为圭臬的东西,请牢记【取其之长补己之短】。换言之,随意优化就好。
信息平台有很多个
相同的PARA对于不同的信息平台可能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我的文字类信息流和项目管理进度利用FlowUs笔记软件汇总,在这里我的P项更希望能够直观反映我目前的Todo。而对于办公电脑中的文件分类而言,P项则更加还原【当下在处理的Project】这一概念,内部采用的是【工作中、待整理、感兴趣、日常用】的分文件夹逻辑。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更像一个Inbox;或者说我已经内化Inbox成为了Project的一部分,毕竟笔记中Project的内容是我每天点开最直接看到的部分。部分其它软件甚至只具备部分职能,例如Cubox只提供A属性(收集感兴趣但又乱七八糟的文章),即使提档也只是将对应材料链接Copy到FlowUs相关层级中;时光序这类Todo软件则只能提供P属性,且比用FlowUs记录的内容更加琐碎以及更加不需要留档。
如此以来,根据所处的平台类型,会形成一个横向是平台类型,纵向是资料类型(PARA)的二元坐标轴,按照平台类型标注上面拥有的内容即可。这里面肯定有一个若干个信息流用于贯穿PARA全流程的平台(基本对应着日常用的最多那些部分,比如对我来说是FlowUs的PARA,工作硬盘的PARA和纸质笔记本的P(……?毕竟只用来记开会内容了姑且算吧))。
脑子没那么好用-为什么刚需一个Todo平台
事情少了还好,对很多成年人来说事情是多线程的,或者不得不多线程的。忘了事情是常态,忙到最后很多人只记得关键的事情,不会记得那些名义上答应了但根本没放在心上的事情,或者那些本来很重要但由于不着急所以根本没记的事情。
所以我很需要一个笔记软件之外的全平台Todo同步平台,这样才能不遗漏。Todo软件在这方面的专业性不是笔记软件草台班子可比的。
一个核心问题是,人有办公、生活和娱乐的Todo。在一个生态下当然可以方便地套模板,但是对于一天会出现在多个地点的人来说不行。用记事本、单一设备模板等等记录的内容当然可以很全面,但最方便的还是希望在办公桌前从电脑上看Todo和Schedule,在其它时候看手机上的。这就刚性要求我的Todo软件至少要完美适应这两个生态且方便操作。
笔记软件的选择-删繁就简
牢记一句话——删繁就简。花里胡哨的功能每个软件都做了很多,但你不用的话它们客观来说就没价值,如同90%的人对Excel功能的开发应该都不超过10%一样。与其瞻前顾后般对软件的部分功能难以割舍,不如先断舍离吧,找到核心问题的破局点。
我在早期尝试过印象笔记,Wolai等一系列笔记软件,23年开始稳定地在FlowUs批量书写内容。于我而言,FlowUs满足了目前大部分的笔记平台需求——跨生态跨平台便携同步,主要处理文字而不同步文件,Markdown类型的扁平化书写逻辑,以及显著较低的学习成本。在这个基础上,我也知道Obsidian之类的软件很好用,但并不会着急去学习它们,因为学习成本高和暂时用不上的丰富插件体系已经让我没有学习的动力了。
所以如果你本来已经有很多想法亟待记录的话,先动笔吧。笔记选择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现在的教程立足点都是进阶(这样才有可以用来做增量的环境)而不是适应性入门,从0到1的入门工作总归是需要自己挑一个软件开始的。如果还会担心有跨平台的问题,那就少量多次仅文字,先尝试开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