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身心健康是1,那么学业成绩就是跟在后面的0,只有呵护好第一位的健康,孩子才有未来,才有希望。而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碰壁不断进化的过程,每一个阶段对孩子都是新的挑战,有时成年人看来无足轻重的问题,也可能对孩子造成巨大影响,他们的心理状况不容忽视!
怎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是我们教育者面临的新课题。结合教育工作的特点,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勤观细察,按需关怀
每个孩子来自不同家庭,必然性格迥异,我们要仔细观察他们,不能主观臆断。不爱说话的孩子未必是内心脆弱的,成天乐呵呵的孩子也不一定真的是乐天派。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小游戏来发现是否有心理问题存在,再根据孩子的具体问题、具体需求进行帮助。如果是小问题,我们可以进行关心、谈话帮助,如果问题有些棘手,就要联系父母共商帮助策略,严重的需要及时就医。
二、真心交流,真诚相助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说明学生心中有了一道防线,我们要推心置腹,从学生角度思考,学生感受到你的真心,自然就会敞开心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效果,我们一定要主动践行承诺,让学生体验到教师的诚意,他们心中定会充满愉悦。
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拉近师生的距离。谈话过程中注意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掌控谈话的节奏,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应答情况。
树立理想支撑,增强学生抗挫折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个人理想,用理想激励学生,让其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做一个有目标有信念的人。
用关爱改变学生,让其感受温暖。有心理问题的人大都是缺少爱的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从小事入手,从细节入手,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时时刻刻都在关注他,温暖学生的心灵。
三、保持关注,及时疏导
我们持续保持关注,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心声,并作出应有的回应:
1.借助“每日一记”。让学生写写心里面最想说的话,最想做的事情,为学生搭建一个私密的吐槽发泄场所,我们则及时写下留言,或安抚、或共情、或点赞……成为了学生的“知心人”。
2.留心事件发生后。在校期间,有的学生会因考试成绩、与别人闹矛盾、被老师批评而不开心,这时,我们要及时跟进疏导。
3.分享开心的事。和学生聊聊自己做学生时的一些事,说说自己工作上的一些收获,也会听学生说他们会做的、能做的、做得到的事,并表示出吃惊羡慕。
总之,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真心沟通,及时疏导,关爱同行,让孩子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