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国公子:
任氏薛国,一个泗上古老诸侯国的最后堕落
——根据考古材料与史籍记载,蠡测薛伯比之死
春秋中期,薛献公任谷真是老寿仙,从鲁成公十三年(-578)继位,到鲁昭公三十一年(-511)去世,在薛侯宝座上一坐就是六十八年。
他从二十岁继位到驾鹤西去时,都八十八岁了。
这么一把离百岁不远的年纪,老天爷不叫他,他都不愿意走,非要把宝座磨烂不甘心。
开心的是他自己,苦恼的是他的儿孙们。几十个儿孙都眼巴巴地等着老头子下去。
古代的王侯没有退休制度与年限,铁饭碗终身制,决定他们退休与否的,只有两个人:一是阎王那老头,二是强人在世。
吃香喝辣的,妻妾成群,呼风唤雨,人生快哉,此等美差,谁都想当当诸侯,可是王侯将相都有种呢。
别说普通人,就是诸侯家族成员,也都不一定能挤上诸侯的宝座位置,因为那个座位太小太小,只能挤进一个人的屁股,这个人需要有接班的权力!
虽然,按照古老的规矩,只有嫡长子才能继位,但是到春秋之际,礼乐崩坏,维持社会秩序的周礼就开始失灵了。
“春秋弑君三十六,拼拼就能当诸侯!”
要是谁敢舍命拼一把,能把国君拉下马,或许非嫡长子也能混上诸侯当当。
在薛国,最急躁的当然是嫡长子薛公子定,被老爹薛伯谷给熬得都已七十多岁了。
靠着拐杖才能走一段路子,腿脚都不甚灵活的公子定,天天捋着白花花的胡子,望着蓝天,翘首以盼,简直度日如年。
终于,在鲁昭公三十一年,薛国老君主薛伯谷一口痰没吐出来,走了。
宫室成员商议后,给薛伯谷上了一个“献公”美谥。“献”在谥号中代表博闻多能、惠而内德、智哲有圣等品质。
按说,薛献公名副其实,在位接近七十年,可能是前少古人,后少来者。世上没有几个能拼得过他当政时间的,没有贤德,不可能在台上混了六七十年。
老君主一走,公子定赶紧拄着拐杖坐上了他父亲的座位上。
坐上薛国宫殿里的宝座就是薛伯定,坐不上永远还是薛公子定。
诸侯公族里的男子都是公子,没有年龄界限,不论你年龄大小。
薛伯定这一坐,就是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然一下子坐了十三年。
薛伯定也八十多了,到了鲁定公十三年,病逝在位上。
同时,其他的潜在竞争者,年龄也都不小了,甚至于与他相仿,慢慢地也熬走一批又一批。
薛伯定在位期间,对国际事务略有参加:一是鲁定公元年(-509),派薛宰率人,跟随鲁国和霸主晋国修筑东周洛邑成周城(今河南洛阳)。二是鲁定公四年(-506)他本人与邻国的国君滕子、小邾子、邾子及其他小诸侯国君跟随鲁定公与霸主晋侯会盟于召陵,十八个大小国家制定攻伐楚国之事。
后世人们第一次知道薛国远祖是奚仲,中兴祖是仲虺,就是薛宰在修筑成周城,受到宋国小人-宋大夫仲几欺凌的时候说出来的。
薛伯定逝后,国人对他在军事有才能,治理国家有功德,给予了肯定,给他上了美谥“襄公”,也算沾一点点儿边。
薛襄公在他自己没上位之前,老父亲薛献公还在牢牢地坐在薛侯那个宝位的时候,他就已经指定了嫡长子-公子比为他未来的接班人了。
尽管薛献公与薛襄公爷俩已经熬走了不少觊觎薛侯宝座的人,但是薛国宫室里还有很多人还在等待机会,伺机而动。
不少人对公子比被选为继承人感到极其不满,其中就包括他的胞弟公子夷!
俗话说得好: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情不立事,善不为官。
没有权谋不是书生,就是农民。
好舞文弄墨的薛公子比,就不大适于为官,当诸侯。
他文质彬彬,心地善良,性格有点文弱,像个女孩子。他喜欢刻刻画画,读读写写。
薛子比有一套完整的刻书制书工具,十分齐全,二十七件,你看:削刀刻刀修字刀,斧子锯子磨刀石,铜钻铜锛加铜凿,毛笔香墨件件宝。
这是中国唯一一套,中国最早最全备的书刻工具,涵盖了破竹、制片、刮削、修整、编缀等各项工序,是研究春秋时期简牍制作工艺的宝贵资料。
薛子比自己会制作竹简,会刻写,因此,他常常抄写古籍,如《尚书》、《易经》与《逸周书》等,他还编写薛国史,涉及到周边小国史,从奚仲封薛一直编写到偪阳被灭。
如果在做学问这条道上走下去,虽然比不上同时代的孔圣人,但也有很大的成就,在薛国历史上必定会留下很浓重的一笔。
但让他当一国之君,那就悲哀了。本来的横溢才华不仅会废弃殆尽,还可能有生命之虞。
薛子比的性格,有点像后世的南唐后主李煜与北宋的宋徽宗,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当但皇帝就没有决伐的气魄与斗智斗勇的能力。
在薛国宫廷里,从薛献公到薛襄公,勾心斗角天天有,争权夺利,暗流涌动,像一个个瓠瓢,都想从水里往上浮,但都被他们父子俩用手段给压制下去了。
鲁定公十二年(-498),有了世子的身份,在薛襄公伸腿后,薛子比不得不硬着头皮坐上了对他来说,犹如扎屁股的宝座。
坐上宝座身份改变,薛公子比,薛子比成了薛国新君主薛伯比。
问题来了,危险在步步向新君主薛伯比逼近。
在一股黑势力的搅动之下,薛伯比指使谁,谁都无动于衷。别说宫廷里的大夫,就是连薛国的军队都不听他使唤,不听他控制与调动。
与薛公子比的柔弱性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胞弟公子夷性格,足智多谋,做人倔强,做事强势,谋利轻恩,谋权忘情,向来不善,心狠手辣。
公子夷认为薛子比不是当诸侯的料,他自己才有能力当诸侯。整天对薛子比颐指气使,横眉冷眼的,只要见到他就想吃了他。
没办法,干受气,薛子比当上薛伯以后,薛国军队都不听他的,却暗中听从有手段的人,公子夷的。
而且公子夷拉帮结派,自立一党,对抗薛子比。
而庶母弟公子郭,即薛郭公子,很同情大哥,决定与大哥站在一起,对抗公子夷。
支持薛子比的还有同族人薛子仲安与薛子仲赤。
公子夷得知其事,这么多人支持薛子比,愤怒之极,无言以表。
于是,公子夷派遣更多的人,在薛国城内到处煽动,制造谣言,说刚当上薛伯的薛子比的坏话。
并暗中派人,准备谋害薛子比。
鲁定公十三年(-497),趁薛子比继位一周年之际,在薛国宗庙“奚仲庙”祭祀列祖列宗,举行正式登基仪式,改元纪年时,公子夷花高价买通了一个国际刺客,专诸的胞弟专屠,并派遣其同党,两个手下人协助刺客,一个是东门不正,一个是西郭余斗,准备行刺谋害薛伯比。
刺客专屠带着匕首,东门不正与西郭余斗人手一支长戟,在祭祀隆重举行之时,他们带着武器冲进宗庙。
东门不正抓住正在给祖宗祭祀的薛伯比的长袖,正要给薛伯比狠狠一击,薛伯比见势不妙,奋力挣扎,长袖青袍已被拽掉,骨簪掉落于地,头发散下,披脸遮目。
西郭余斗用长戟钩刺薛伯比,刺客专屠挺持匕首,跑向前给当胸一刺,薛伯比随即倒在血泊里,歹徒们残忍地把他杀害了。
陪同薛伯比在宗庙祭祀,赤手空拳的三个人薛郭公子、薛子仲安与薛子仲赤,都没能拦得住凶手行刺。
长兄被害,庶母弟薛郭公子,于是在薛城大街小巷里,给国人诉说真情。
此事随即在薛国,在国际间引起轰动,都一致准备讨伐公子夷的弑君之罪,连鲁国的司寇孔子都听到了这事,痛恨咒骂。
公子夷没办法,决定丢弃棋子,舍车保帅,过河拆桥,把那个行凶后,藏在自己家里还没有逃走的刺客专屠,及其他的两个同党东门不正与西郭余斗,全部抓起来,以便洗白自己。
薛伯比被害后没几天,给自己洗白完后的公子夷,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登上薛国诸侯宝座。
接着公子夷就把全部的责任推卸给行凶者,为了平息国人的情绪,他又向外宣称,谋害薛伯比的是那三个该死的凶手。
在薛国都城内,人山人海的街市上,三个五花大绑的替死鬼,都被砍了头。
在他的同党拥立下,公子夷上了任,成了薛伯夷。
在薛伯夷的主持下,薛伯比按照诸侯国君的待遇,进行发丧出殡。
给其他邻近小国送报丧信,邻居们也都嗤之以鼻,不愿来吊唁。
大智若愚的孔子很有意思,像作做一个记号似的,在鲁国史书《春秋》,仅仅记下了几个字”薛弑其君比”,懒得多写,似乎是世人都知道怎么回事,介绍详细也没意思。致使左丘明在《左传》里对此事也没有发挥,五个字原抄不变。
薛国这边,对薛伯比的葬礼进行地很是隆重。
最后把薛伯比葬在春秋薛国城东北墙外不远处,今山东省滕州市张汪镇尤楼村东侧,西周至春秋,薛侯任畛一系的墓地里。
为一时稳定薛国的社会局势,安定人心,给薛伯比陪葬规模是按照诸侯标准的:七鼎六簋六鬲,加一个陪鼎。外加二簠,三壶,一盘,一匜,一舟。其他的,兵器,包括剑、斤、戈、戟、矛,鐏与箭矢,全套车马器,各式各样的玉器,一应俱全。任氏薛国,春秋后期出现了内乱,宫廷争斗不休。薛伯比被害,薛国就开始走向了堕落,走向了末路。从此以后,薛侯世系于史无载,不久薛国就改称徐州了。
陪葬品总计五百五十四件,值得一提的是,鼎、簠、鬲与壶等都很厚重,里面原先装有牛羊猪鱼鸡等动物的骨肉,现在仅剩骨头。铜簠里放着薛伯比生前爱吃的水饺。
两千五百年的薛伯比墓里的水饺,成了中国最早发现的水饺子。
春秋薛国城,尤楼村之地,是中国最早水饺的发源地,当之无愧。
这些青铜器物几乎都是实用器,件件敦厚沉重。它们一部分装在棺椁之间,一部分放在大木箱子里,放在墓的二层土台上。
薛伯比从前最珍惜的,常用的那套刻书工具也放在墓里,永恒的陪伴着他。
薛郭公子也把他心爱的贴身兵器,铭有“薛郭公子戈”的铜兵器赠送给薛伯比,把它和他哥哥铭有的“薛比寝戈”的兵器放在一起,希望永远保护他,不再受到伤害。
用那三个替死鬼,替罪羊的人头祭奠后,放置在二道棺椁之间,薛伯比的两足附近,象征着永远把“邪恶”踩在脚下。
从薛伯比墓里可以看到,专屠、东门氏和西郭氏三个凶手只剩下了三个头颅和一点残碎的臂骨。凶手应该是被斩首后,部分正义的国人,在气愤至极时,拿他们泄愤,把他们的身体给剁烂了。
很可怜的是,对薛伯比最忠诚,而又任劳任怨的车夫,也被害死放在薛伯比的身下腰坑里,做了殉葬人。
处理完薛伯比丧事之后,为避免被谋害,薛郭公子决定远走他乡。
不久,东周王室招聘驯马人,薛子仲安与薛仲赤也趁机逃离薛国,去洛阳给周王驯马去了。
薛伯夷安心地坐在他的诸侯宝座上,直到鲁哀公十年(-485)病逝。做了十三年薛君,上谥号“薛惠公”。
墓葬陪葬品可以看得出来,薛惠公之后的族人墓葬里,鲜见象征富贵与权势的成规模的青铜器,都是盆盆罐罐的陶器,贵族阶层都慢慢趋于平民化了,反映了薛惠公之后,任氏薛国走向了灭亡。
这与国际局势不无关系,春秋战国交接之际,社会自然而然地进行了大变革,春秋奴隶制度已经瓦解,战国地主阶级开始兴起。
任氏薛国,春秋后期出现了内乱,宫廷争斗不休。
薛伯比被害,标志着薛国就开始走向了堕落,走向了末路。
从此以后,薛侯世系于史无载,不久薛国就改称徐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