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第十章《总结:如何养育孩子》。这一章的内容是对前面九章的的一个总结,抛出了我们平时教育孩子时的一些误区,提醒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养育的目标是什么?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正派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一个富有同情心、能承担责任、关心他人的人。如何教化孩子只能用人道的方法,要承认过程就是方法,结局并不能证明手段的有效和正当。在我们努力教育孩子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时,要想有效果,就不能伤害他们的感情。
孩子从经验中学习,他们就像湿水泥,任何落到他们身上的话都能对其造成影响,因此重要的是,父母要学会跟孩子谈话时,不要激怒孩子,不要对他们造成伤害,不要削弱孩子的自信,或者让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自我价值失去信心。
父母制定家庭的基调。他们对每个问题的回应决定着这个问题是会升级还是降级,那是一种保护情绪,而不是批评行为的语言,因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明。“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是父母的复制品。”当父母努力带着关心回应孩子时,回报是丰厚的,孩子听到了差别,学会了用同样的方式跟父母说话。
纪律:对感受要宽容,对行为要严格。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要严格,但是对所有的感受,愿望,欲望和幻想应该是宽容对待,不管他们是积极的,消极的还是矛盾的。像我们所有的人一样,孩子无法禁止自己的感受,有时候他们会感觉到贪婪,色欲,自责,愤怒,害怕,悲伤,欢乐和恶心。尽管他们无法选择他们的情感,但是他们有责任选择如何核实表达这些情感。无法接受的行为并不是无法容忍的。
孩子需要一个清晰的界限。什么行为是可以接受的,什么行为是不可以接受的?没有父母的帮助,他们很难不依照他们的冲动和欲望行事,当他们知道被允许的行为的清晰界限时,他们就会觉得更加放心。对父母来说,定规矩和做出约束限制要比强制执行这些规矩和限制容易的多。当孩子向这些规矩限制挑战时,父母应该学会灵活处理。父母希望孩子开心,当父母不允许孩子违反规则时,孩子可能会使父母觉得不在被爱了,会觉得内疚。
关心而有效的对待孩子是可能的。运用下面理解式的交流原则,可以帮助父母在处理孩子的事情时,既能表现出关心,又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1 智慧的起点是聆听。父母需要开明的思想和豁达的心胸,这样才能倾听到所有的事实,不管他们是让人高兴的,还是让人讨厌的。承认并不代表同意,这只是打开对话之门的一个表示尊重的方式,表示你认真对待孩子的话。
2 不要否认孩子的体会,不要驳斥他们的感觉,不要否定他们的愿望,不要嘲笑他们的品味,不要贬低他们的主张,不要污蔑他们的人格,不要怀疑他们的经历。相反,所有这些我们都要承认。
3 不要批评孩子,而是要引导他们要说出麻烦所在,并且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
4 当你生气的时候,说出你看到的事情,你的感觉,你的期望,用人称代词我开头:“我生气了,我不高兴,我很生气,我很愤怒,我很吃惊,等等。”不要抨击孩子。
5 赞扬孩子的时候,如果你想告诉孩子你赞赏他们或者他们的努力,那么要说出具体的事情,不要评价性特点。
6 学会伤害性较小的拒绝方式,在孩子的幻想中统一你现实中无法统一的事情。孩子很难分辨需要和想要之间的区别,在他们看来,任何他们要求的东西都是他们需要的。承认孩子的愿望而不生气,会给孩子提供表达他们想法的机会。
7 在影响孩子生活的事情上,给孩子选择的机会,说话的机会,孩子依靠他们的父母,而依赖的是敌意的温床。要想减少敌意,父母应该给孩子提供体验独立的机会。孩子越自主,敌意就越少;孩子越自立,对父母的不满就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