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就思考过,我们现在的认知是通过知识结构导出来的,而知识结构又是通过生存环境形成的。
我跟身边的交流,分享自己对于认知方面的知识,他们总是问我说你是怎么学的,我说首先要从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开始,他们就有说了,生存环境怎么能改变呢?上班,下班,吃饭。。。。
我这里讲的生存环境并不是说物理生存环境,而是形成认知的知识结构生存环境。自己工作十多年,在创业之前,从没有思考过知识结构生存环境的概念。
创业后,因为经验不够用,或者不能用,到了陌生的领域做事情,因此为了让自己少走弯路,自然就少不了参与更多的创业活动,社群,分享,连接,在这样的过程中重新建立自己的新的创业知识结构,在这知识结构重构的过程中 也就 逐步思考出来认知生存环境的价值。
个人认为认知生存环境形成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个是知识信息的获取
一个是知识信息的加工
这两部分跟物理环境有关系,但却又没有特别大的关系。
先说知识信息的获取,我个人对知识信息的理解,基本上是认为凡是能指导自己成长践行的知识就是好知识,除此之外,都是打发时间的剧情。
问题就来了,如何判断什么知识可以指导自己呢?
第一手知识
系统知识
时效知识
所谓的第一手知识,百科说是指掌握了许多事物更广泛和更新颖的学术经验和实践经验,具有知识产权。也或是从亲身实践或调查中直接获得的知识。
系统知识,则给出的不应该只是结果,还有为何出现这个结果的过程有所系统表达。
时效性则要求我们要关注知识对自己价值的时效。有的知识是瞬间有用,有的则是受用终生。
一手+系统+长时效知识,这就构成了我们认知中的元知识,这三个个人认为都不可以缺少。朋友圈经常看很多鸡汤文,上来就说要让自己致富就应该123.很多人不思考,不判断过滤很容易一下子就认同了。总感觉他们说的对,因为阅读量这么多,大家都在转.....
大量的人很少去思考这知识来源是否可靠,这个答案逻辑都没有就出来也不曾怀疑,久而久之,我们就成了没有价值观判断能力了,总感觉别人说啥都是对的。在这样的信息输入环境下,一定是不能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的。
还有就是获取知识,自己首先要有一定边界,毕竟一个人的注意力有限,因此在知识获取上尽量有一定的获取结构,选择对自己长时效有帮助的知识,而这就要有个前提,自己需要主动去思考未来的自己,需要成长成什么样,因此导出自己知识输入的边界。例如我个人对知识输入的边界主要是如下几类:数据类,产品类,运动类,认知科学类,写作表达类。
基于这样的结构计划,才不至于让自己注意力利用的的随机性太强。之前就是手机上装了很多新闻客户端,一有时间就刷八卦,看新闻,每天看到不易乐乎,但想想这些八卦,新闻构成了自己的知识结构,难道自己要做一个娱乐记者还是一个政治家呢?现在已经全部卸载。因为这些知识一是时效性短,另一个压根就不是自己知识结构的组成。
有了明确的知识结构计划和原则,再去主动获取,主动连接,才可以慢慢改变自己的知识环境。
再来说说知识加工,如果说知识获取的前提是元知识,那么知识加工的目的就是元认知了。形成元认知有两个环节:
一个是追问,一个是练习反馈。
追问,是寻找知识的知识是什么,哲学上说是存在的存在,也是老师常说的凡事多个为什么,就如同小朋友哭了,你让他不哭,她一定不会听,反而越哭声音越大。这个时候你主动追问下,原来是玩具找不到了,你把玩具给她拿过来,立刻开心起来。这就是追问的很好类比。
任何元知识进入我们大脑后,一定不要随机化处理,随机化处理这也是导致我们记忆力差的原因,因为我们不加思考就点头了,就确认了。导致大脑处理的不够深入,自然就记不住了。
从自己的一点经验来看,面对知识的输入,最好的加工方法就是追问。同样是致富方法123,如果养成追问的习惯,上来不会点头而是问为啥是这123呢?
如果里面没有说,这样的信息压根就不要看了。现在很多信息为了迎合用户不喜欢动脑思考的习惯,上来就标题党,上来就所谓干货直接说答案,这恰恰是诱惑,连逻辑过程都省了,然而这样的知识我们却很享受,我们已经习惯了没有推理,没有追问过的答案内容了。
然后是练习反馈,任何好的知识,如果只是存下来叫认知,那就错了,这只能说你知道,但你未必会做,还要思考这知识自己能够用在哪个场景,然后主动练习反馈,最简单的场景就是写作,写作也算是以教代学的很好场景,自己先说服自己,然后就更容易在其他人面前实践了。
这就如同之前思考的做饭开车有火候一样,认知也是有火候的,只有通过练习反馈,真正感知到这认知的收益反馈才能算是对这元认知有了感觉,大脑才会真正认同这知识的价值,而这个知识带来的认知价值观也就这样形成了。
新的知识结构就是在这样的一手系统长时效的知识输入和追问练习反馈的知识加工过程中逐步形成了。
但这里的前提是,我们知识的结构一定要提前思考,主动计划和践行。
每天下来,仔细想想今天自己在期待的知识环境里投入了多少的注意力,是获取,是加工,还是练习反馈呢?
每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