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生活在中国,我深感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焦虑。
在中国,打孩子还在娘胎里,焦虑的中国妈妈就开始了她的焦虑,在肚子里的宝宝会不会有问题?发育得会不会不够好?宝宝生出来之后会不会遗传自己不良的基因?宝宝生出来之后要怎么带,怎么养呢?等孩子到了要上学的年纪,父母又开始新一轮的操心,孩子和同学们玩不玩得到一块去?孩子成绩跟不跟得上?孩子的学校够不够好?等孩子好不容易读到大学了,父母们还是放心不下,担心孩子以后找不找得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担心孩子在外面受苦受累。而孩子,好不容易成为了一个成年人,但依旧心理上仍乳臭未干,刚从学校这个象牙塔走出来,他们才渐渐意识到自己必须得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丛林里谋生,开始他自己的人生,但是其实,出来社会之后,反而更加容易令人焦虑,在社会上的成年人,发现自己的薪水不够别人高,自己的工作没有别人体面,自己的车子没有别人家的车子漂亮,自己的房子没有别人家的大,自己的小孩没有别人家小孩优秀等等,又开始了新的焦虑。然而在这种充满比较的生活,是很难滋生幸福感的,因为一旦比较,就会产生焦虑,而且轻而易举的就会把自己的幸福感给摔得个粉碎。比较,比较,比较,中国人总是把自己放在与他人的比较之中,一旦比较,就会对自己产生了不满,产生焦虑,幸福感便由此被剥夺。然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断地比较是永远看不到头的,因为总会有人比你站在更高的地方,而且每个人的位置是时刻处于变化之中的,就如同福布斯排行榜上的富豪排名也一直是处于变化之中。为什么人们总喜欢把自己和别人比较?难道一定要踩在别人头上才能把日子过好吗?我觉得是人们内心里缺乏对自己的标准,因为自己对自己缺乏对幸福和成功的标准,而幸福和成功的标准一定是因人而异的,而不是社会媒体所宣传的赚了多少钱,拥有了多少物质,这样如此单一且乏味的标准,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多点向内看,而不是向外看。向内看,找回自己的标准,找回那个被太多外界声音所埋没的,那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