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懂得语言学习,大概是从进入校本部学习开始的。一直以来好像纯粹喜欢英语而已,学习谈不上热爱和疯狂,不明白自己是靠着什么看了教科书上的这么多年陈词滥调竟也没觉得味同嚼蜡。英文歌听了就忘,外国明星的魅力我是一点也没有发现,因为感觉长得都一个样。外国人演讲是牛掰,可是没有英文字幕我就听不下去了,VOA、BBC听一下下哪里一卡就全盘呆滞,国外乱七八糟的历史我听着就更加烦,(虽然我是文科生,但是好像对历史的喜爱被长久封印着)。口语呢,心情好愿意和老外搭讪,可是本就没什么话题,再加上心情不好不愿搭讪简直是狗带。写作呢,长期缺乏中英文阅读导致我词汇缺乏语言表达缺乏素材缺乏,写的东西自己都不忍直视。好在人生有掉进大黑洞的一刻,可爱善良的人们总会得到老天爷派的贵人的相助。平心静气之后,我发现语言学习其实是一段特别奇妙的adventure和magic memory that lasts forever。因为语言是国家文化的载体、体现和象征,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一个国家的语言了解其文化,也在文化里更加懂得其语言的独特之美,进而打开观察世界的另一扇窗子,而角度不同,高度不同,深度不同,所见所闻所感自是不同。如此说来,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在理的很。
语言学习是漫长而艰苦的。近来被誉为国内综艺界一股“清流”的《朗读者》火了,96岁翻译泰斗许渊冲火了,老人一生全身心地扑在翻译事业上,翻了又翻,译了又译,方得国际最高翻译最高奖项。现如今,有多少人愿意倾其一生献给文学,恐怕更多人愿意置身于商业、金融业吧。而语言学习不一样,它没有明确的公式和方法,因人而异的方法的寻求过程已是不易,何况寻的方法后发现没有所谓的捷径只能一步一步持之一恒则更为艰难。所以在这个过程里,人如果有小孩子的好奇心和走走停停的旅行者的心态,定会走的更远更稳,见得风景也越美,因为好戏总在后头。小孩子是怎么样的呢,小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小孩子也许这一秒因为小事哭泣下一秒就因为糖果破涕为笑,小孩子不会摔倒了就停在原地不去摘不远处的鲜花。也就是说,语言学习不能因为看不见学习效果就停止前进,不能因为情绪不好就放弃,语言学习更加需要耐心细心恒心。走走停停的旅行者心态,指的是,学累了就稍微休息休息,因为人心累了就容易乱,而动静结合的休息让大脑、身心都得以休息,磨刀不误砍柴工。走走停停的旅行者心态还指,因为是旅行,所以总是有很多惊喜、感动和收获,虽然过程可能累一点苦一点(因为旅行要花钱花时间精力啊,这点和语言学习很吻合),但总是收获颇多。
语言学习是多彩而多元的。大数据时代,学习力比学历更重要。学习资源颇多,语言学习可以学的东西颇多,英文歌可以练听力可以学生活词汇,英文电影可以练听力口语可以了解文化,双语小说有趣刺激,双语新闻让我们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都可知,而为了防止电脑脖、鼠标手等等因为电子产品带来的病,约留学生歪果仁吃饭逛街打球看电影可以练口语,(一些志愿者口语角等活动可以结识很多老外,老外对人都挺热情的,而且他们对中国文化也很有兴趣,在练口语的时候顺便做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出塞的昭君,下西洋的郑和肯定想不到未来居然有大批洋人送上门来卷着舌头仄仄平平学中国话和中国文化)。语言学习的目的是沟通和交流,enjoy losing your face,一个人的面子没有那么重要,这么年轻里子都没有要面子何用?当然,操一口伦敦腔和欧美范儿的英文确实很拽,但那也是可以练出来的,最低要求是发音清晰话说清楚,知道自己要说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学习不是悬梁刺股埋头苦读,学习就是生活。
语言学习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我们很小学的方言和普通话,我们现在不会忘记。同样的,学的语言我们也可以不忘记,这就形成了我们的职场竞争力。我们学的是语言,又不仅仅是语言,因为语言就是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掌握更多的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角度,不就多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吗,或许这种方案比以前我们用的都好的多呢,那么何乐而不为呢?语言对人的影响还体现在人的气质上,学汉语言的感觉总是纤纤君子,学数学的总是严谨,学体育的总是乐观阳光,学语言的总是自带光芒谦卑而有力量,(英专生表示受到了一万点伤害,我肯定是神仙爷爷落下的那个,自己的修为什么时候才能到这份上啊,)学音乐的总是走路带风说话如百灵。如此说来,一个人的兴趣爱好越多,他的快乐也越多,他的闪光点也越多。说到这儿,我就觉得中国历史美国历史还蛮好玩的,民国时期四大才子才女啊,美国华盛顿时期,奥巴马和特朗普的互怼,我就先挑着喜欢的人物和事件深入了解,再找找相关的文学书籍看看,东拼西凑的两个历史也就弄清楚了。感觉自己又要开始一项伟大的事业了,明日开战,晚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