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焦虑,就向原来的农民学习吧

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概括目前的社会情绪,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焦虑。

明明我们已经几乎吃穿不愁了;明明拥有了无比丰富的精神物质、精神资源了;明明已经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了......

但是我们还是焦虑啊,我们依然不快乐。

我想过其中的很多原因。比如,经济发展太快了,我们的内心没跟上;我们的欲望变大了,能力却没跟上;媒体把一切放大了,我们的判断没跟上......

这些可能都是其中的原因。但后来,我猛地想到了一个词:性价比。

我们现在无论是买东西,还是找工作,往往会考虑性价比。如果性价比不合适,或者不确定,就会选择放弃。

或许我们因为地性价比而选择放弃的机会是加剧我们焦虑的原因之一。在解释这个原因之前,我想先说说以前的农民。

生长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只要往上数三代,几乎都是农民。人们经常用勤劳来形容农民,这一点也不过分。

我爷爷跟我讲过很多关于农民的事情。

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是最重要的东西。只要有获得土地的机会,他们是绝对不会放过的。尽管更多的土地意味着更多辛苦的劳作。

我们大约都没亲眼见过干旱时节,农民们靠着肩膀将水挑到田间浇灌水稻的情景吧。那不是一两担,而是几十上百担。那时的路可不是现在宽阔平坦的马路,而是窄小,泥泞的田间小路,中间可能还有小山坡和小水沟。那种辛苦的程度,可能我们终生都无法感同身受。

尽管如此艰辛,那时的农民们,依然会去劳作。其实,他们也不知道干旱何时结束,这一年还会不会有收成。总之,干,就行了。

而现在的我们,完全是另一种思考方式:每做一件事之前,都会思考值不值得,性价比高不高。

学这个技能要花好多时间呀,还不知道能不能变现。算了,先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这个工作就算做好了也没人关注,我干嘛还花那么多精力在上面呢......

这段恋爱花了投入太多了,不划算,感觉自己有点冤......

小林的工作看起来好轻松啊,赚得还不少,要不我也试试......

就是在这种性价比得算计中,我们耗费了时间,蹉跎了岁月,同时也败坏了心性。多年以后,回想起来就剩下悔恨和无奈。

我们都是农民的孩子。在历史的大舞台上,农民有他们的局限性,但他们天性中的那份坚定,那份靠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自信,应该被继承下去。

或许静下心来,把心中最确定的那件事做好,才能真正驱散心中的焦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