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始准备考研,3月份来了吧,因为前9周课比较少,所以断断续续的复习了一个月。在3月,和实验室老师说明了缘由,退出了实习。同月,快到月底的时候,和女朋友分了手。接下来,计组课程比较硬核,所以四五月几乎专心在学习课内的计网和计组两门408课程。考研暂时就搁置了。
到了六月份,是学校传统的考试月,那一个月,每一天都很拼,虽然也遇到了某个很傻逼的老师乱给分,但是大部分课程,都得到了与付出相对应的回报。
七月开始,大家进入了专业实习阶段,我们做了一个语音控制系统吧,新大陆那边的老师都很厉害,自己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只是有一点,一开始会想着要学就学深入一点,所以第一周复习了三章线代后,第二周开始在宿舍里跟着b站的up主,学习安卓开发,java等等,但是几乎也是没有坚持下来,因为后面的几天,都出去玩了。在后面的学习中,要明白自己什么时候才是真正需要休息,不要别人一喊就跟着走。所谓目标,就是远处的一个灯塔,朝着一个方向,大踏步前进才是捷径。兜兜转转,甚至连彼岸都走不到。
说到坚持,这真的是自己上大学以来最缺乏的品质。我认为出现这样的事情(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主要是有三点,第一点没有看清楚自己。或许说是有一点“高估自己”,很多时候觉得自己能像标兵一样干很多事情,结果是每一项都会一点儿,每一项都不深入。并且,过高的期望,很容易让自己感到迷茫。比如在复习高数,但是听说大创项目答辩,ok,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答辩上。这也是我认为自己的第二点不足,分不清主次,太过浮躁。只看到了标兵闪光的竞赛成绩,然而,成为标兵的基础是:你是专业第一。花花的竞赛履历固然吸引人,但是盲目装饰,就有些本末倒置了,自己确实参加竞赛的一大原因也是为了表面辉煌,觉得自己的竞赛经历拿了不少水奖,甚至比一些标兵的还多,自己觉得自己在某一方面胜过了标兵,现在想想,格局真的小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第三点,也是自己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没有反思,缺少反馈。大一的时候觉得自己听力差,多少次在英语上,窘迫得恨不得头悬梁锥刺股回去就听BBC。但是直到了大三下,考六级依然白给。三年来一点长进也没有。缺少复盘,这也是我决定写下第一篇随笔的原因。其实在两年前,自己大二的时候,也尝试写过这样的随笔,甚至每一周都写得很长很长,确实发现了自己的很多问题,但是那一学期是我考得最差的一学期哈哈哈哈。为什么呢?为什么自己用了最好的方法,得到的却是有同无,甚至不如无。想了想,是啊,自己定了目标,但仅仅是定了目标,并没有一个阶段性的总结,目标也较为空洞,导致执行效果很差很差,绝大部分都是不了了之。
我认为下一阶段,目标越纯粹越好,越简单越好,越具体越好,
过程要以结果结果为导向,考试不考的——不看,宿舍没必要的——不回,活动没必要的——不参加,社交没必要的——不聊(回复前,先动点脑子组织好语言)
你就是一个很简单的人,简单到心里只有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