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会表达喜好与厌恶了。碰到好吃的想要的东西,我们会伸出手,说:“要,要。”而吃到不喜欢的我们就会直接吐出来,遇到不想要的就会挥手扔掉。然后,我们长辈们很大可能上就根据我们表现出的“喜好”向我们提供我们“喜欢的”,尽量避免提供我们“不喜欢的”,结果可能就是我们真的越来越喜欢我们“喜欢的”,越来越讨厌我们“不喜欢的”。
长大了也一样。某次下雨天,发生了一件特别霉的事,然后下意识的发出了声感叹:“我怎么这么霉,讨厌下雨天。”后来,好像下雨天总有霉事发生。和朋友聊天,朋友问:“你不喜欢什么样的男人?”答:“不喜欢大男子主义的男生。”这句话就成了魔咒,遇到的男人怎么好像都大男子主义?
还有,很多人活成了自己讨厌的人的样子,然后说身不由己。
这个客观世界里的一切排在一个目录上,我们从出生到现在,把接触到的东西在头脑中排列整理成一个目录,有的是大字标粗排在前头,有的是小号细体藏的几乎看不见,我们自己构建的这个目录就是我们的世界观了。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密雷特。每个生命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关注这个世界是带自我偏好属性的(我们的“喜好”),而周围同质的环境也会被吸附过来(长辈们给我们提供的他们认为我们的“喜好”),然后每个人选择了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最终有了那么多爱恨纠缠的关系,有了这个纷杂的世界。
我之前一度感觉这个世界并不友好。所以,不管遇到家里还是工作的问题,我没能按照最初的设想处理好的时候,我总会无奈的感叹:这个世界为什么要和我作对!随着渐渐年长,知识面拓宽,我的自我认知也在逐渐完善。我慢慢的有些开窍,明白对与错、好与坏的统一与对立,也渐渐觉察到这个世界的善意,世界只是把我认为的事实展现在我眼前,满足我的自恋,证明我是对的而已。之后,我便开始有意识的探寻世界好的一面,积极设想自己好的样子,结果,我真的感觉到我在和我理想中的样子一点一点靠近着。
自我实现的预言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世界就像一面镜子,我们看到的就是我们心中世界的样子。心中有彩虹,才能看到彩虹。愿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充满阳光,无比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