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五点多折腾到下午六点,飞机、动车、汽车,总算到了这个偏僻的小渔村——澳角渔港。
忙着住宿,吃饭,等到收拾妥当,天已黑尽,只是闻着了海腥味,模模糊糊见到水面渔船的影子。
第一次住在小渔村。许是劳累,许是宁静,我安然入睡。
五点醒来,我已经当作了惯例。
静静地躺着,生怕惊动了同室的欧。一动不动地聆听窗外传来的机器轰鸣声。想象着以前在电影里、文字里看到过的小渔村的相关景象,嘴角上扬。
待到欧醒来,拉开窗帘一看,金色的阳光一如瀑布,倾泻到窗外的海面,窗外的一切都镀上了金光。
眼前一片明亮。或黄或红的小旗,或白或黑的渔网,和那些深蓝浅蓝的渔船搭配着,金色的阳光照耀,碧绿的海水荡漾,轰隆隆的机器声并不嘈杂,拉出了这个小渔村繁忙的一幕。
远处的青山草木葱茏,是得益于常年海雾的浸润吗?高高挺立的风力发电机一圈一圈地转着,不知疲倦,是否是渔民们勤劳的象征?
此时,真实的小渔村是这样梦幻,一如电影镜头下的唯美画面。
酒店的早餐是稀饭馒头,豆浆油条,外加煮鸡蛋,花生米,小鱼干。我不喜欢吃太腥的东西,豆浆油条也足以饱腹。
车子顺着七弯八拐的道路走了一截,下车的地方是一个不起眼的水产公司,看得人心里拔凉拔凉的。
没有想到顺着小路往前走几步,一拐弯,发现后面竟然藏着诗人的私人大花园。那些枝繁叶茂的树木自不必说,那些五彩缤纷的花儿也不必写,那些活泼泼的鸟儿虫儿也不必提,单单是在石磨旁边小坐,文质老师举着相机随手一拍,发出来的照片都是大片的即视感。
开营仪式在花园里进行,大家围坐在文质老师的身边,听着主持人激情洋溢的介绍,听着文质老师意味深长却又风趣幽默的“开场白”,听着“钉子户”的深情表白以及现任班长行走三天的感人故事。微风在吹,鸟儿在唱,树影摇曳生姿,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上午是花园主人——诗人许海钦先生的专题讲座《写作对我人生的意义》。他从大海的反哺讲起,一个少年从十一岁开始向大海讨生活,十五岁为毛主席写诗,从一个渔夫变为银行代办员,后来成为企业家。一位令人敬佩的诗人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我们听到了一个传奇诗人的传奇故事,仰视着他的高度,他的美妙,他的魅力,也平视自己的人生。每个人的路都得由自己走出来,怎么走也是自己做决定,自己去完成,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神话。文质先生最后总结出三个词语;生发性、印证感和听见力。
下午是诗人林茶居先生的讲座《语词与性别》,他从“我与澳角”“我与写作”两个故事,引出两个话题:写作是什么?老师为什么要写作?抽丝剥茧地向我们展示了教育写作的意义。最后以观点加实例的方式,指导我们比较,打通,借鉴,走出“三青写作”的误区,提升教育写作的专业表达力。林茶居先生的那本书《大地总有孩子跑过》,我非常喜欢,当时反复阅读,做了不少笔记,也写里不少感想。因为那本书,我喜欢上里《教师月刊》,最喜欢读茶居先生写的卷首语。今日现场聆听到茶居先生的讲座,还沉浸在偶像式的喜悦中,他说的内容还需要细细咀嚼。
晚上的沙龙,围绕“用什么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词语、句子和语调”进行分享。我们小组研讨后,我形成了一个发言框架,本来是准备给欧做发言的提纲,欧却让我去发言。我内心很抗拒在公众场合把自己抛出去亮相,就跟张老师申请:“我害怕去发言,可以不去吗?”张老师说:“你最大的毛病就是总低估自己。你现在不把自己晾出去,还等什么时候?”好吧,我是个听话的好学生,老师鼓励我,我就去吧。
我一边听大家的分享,一边梳理自己的思考,最后决定围绕着“自己”这个关键词和大家进行分享。
发言大意如下,现场有出入。
【题目】以“自己”为轴心,寻找适合自己的写作词句
【分享内容】
前面的小组已经分享了为什么要寻找适合自己的词句,也分享了怎么样寻找适合自己的词句。我们小组就聚焦“自己”这个关键词,谈一谈寻找适合自己的语词的具体方式。
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谈: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建设自己。
首先,是认识自己。前面的小组已经提到了要和自己对话。我们这里强调的是要给自己和自己相处的独立时空,每日进行常态下自我对话,提升自洽能力。
其次,认识微醺状态下的自己,悦纳真实的自己。这里为什么要提到微醺?因为那个时候的自己,都是真性情的呈现,既有自己喜欢的一面,也有自己不喜欢的一面。一个人,既能看到自己喜欢的一面,也能接受自己的不足,身心合一地喜欢自己。在这样的状态去表达,那些词句都是属于自己的。
怎么样建设自己呢?主要两条途径:输入与输出。
大量的输入,高质量的输入,大量的储存词句,海量的词句里,更容易去匹配自己的个性,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词句和语调。
输入靠什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指路,自己去悟。
很多人说:“我读过很多书,懂得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怎么办?”说明我们的阅读还处于浅层次的阅读。真实的阅读,是能改变一个人的。这里推荐一种读书方式:知性阅读。知性阅读分四步:大量摘抄,反复批注,梳理框架,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让书本和自己的生命对话。当我们把一本经典的书籍通过知性阅读的方式读到极致,书就变成里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行万里路。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可是,我们很多人出去旅行后,也没有多大的改变。不过是“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就拍照,回去后啥也不知道。”打破这种状态,就是要在旅途中去看,去听,去体验,当我们调动整个身心去感受旅行,属于自己的词语会很自然地蹦出来,匹配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谈到阅人无数,想起文质老师说的“要认识100名外地的老师”这里就不细谈其中的意义。名师指路是说身边有榜样,远方有导师。如果没有,就自己培养自己,也就是我们谈到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输入方式:自己去悟。
说到输出,是指说出来,也指向写出来。要想高质量的输出,首先得有输出的意识,其次是高频次的输出,在输出的过程中练习筛选出最适合自己词语、句子,语调。我的学生曾经说过一句话“文字是寂寞的,写下一个,就带出一串。”我们首先得写起来,其次是写下去,刻意训练持续写作的能力,
基于以上的观点,我反思自己,发现在表达的过程中,我比较喜欢叙事和描写,喜欢用动词,还有大量对话,还原场景,语言表达倾向于儿童化。如果我先顺着这一方向去发展,我想我的第一本书就指日可待。如果大家能够清晰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并且不断地建设自己,在座的每位老师,都会实现写一本属于自己的书的梦想,而张老师为100位老师出书的愿望也很快就可以实现。
刚开始是逼着自己去分享,难免紧张。真的说上几句,顾不上紧张,只想着在规定的六分钟之内,把我们组的观点完整准确地传递出去,于是现场的发言,变成里脱稿演讲,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竟然这么能说。我是怯于表扬自己的人,这一次,我要自我表扬一番。今日能够迈出这一步,就算下一次公开发言会紧张,也会是更高层次的紧张,自己的进步看得见。
张老师在沙龙总结是说到:当你决定去做,就已经有提升,再投入去做,就可以从50分变成八十分,实打实的进步啊。当我们在限制中写作,有比较明确的主题,有任务驱动,写作训练的效果会更好。其次,真正的吸引力,是自己吸引自己。担心“我讲的东西别人会不会喜欢?”会感到焦虑,都是正常的。核心的功夫在平时,要多复盘,要有整体思考的能力,当你有了整体感,从容感就出来了。第三、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特质,只有脱稿,才有生命的交流,很多观点就自然生成,就有很多有生命的东西,在这样的生成中,看见别人,被别人看见。这样的分享就有了现场生成性。静态生成养习惯,动态生成是超越;现场分享时要考虑人数、对象、现场氛围、甚至温度……
用自己的生命去分享,为自己的生命做示范,只要有发言的时间,一定要争取机会。
这样详细地记录张老师后面的总结,是因为自己最大的短板就是对现场生成性的把握。平常总喜欢把自己端起来,害怕自己表现不好,即使遇到机会,也不会主动争取,除非被发言。认识自己,看见自己,听见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通过各种途径建设自己,改变,从现在开始。
第一天研修感受,送给自己十个字:与写作相约,和自己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