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教学

     培养零起点学习者的汉字意识,一定要从源头抓起,突出“潜意识”和“第一印象”,最好形成条件反射,内化为学习习惯。第一印象往往开始于教学前的预习阶段,也是课外时间,教师往往很难掌控。而各行其道的预习方法也造就了同一位教师教出来的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效果。

     每个汉字都是形、音、义的结合体,所谓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的“汉字意识”,就是当他们遇到生词时,潜意识里自动提取所学过的语言信息,对这个生词从形、音、义多角度加工一遍,形成对这个生词的初步印象,由陌生到熟悉,争取能猜测出生词的大概意思。教学建议是:指导学生课前把每个生词从形、音、义多角度分析加工一遍,落在笔头,制作卡片。课堂上教师引导性地提问,同学间、师生间交流答案,补充自己的卡片。课后复习有理有据,有线索有搭配,音形义兼备,不乏逻辑性,好像又上了一遍课。这样的学习不枯燥,因为每一次都是从不同角度去学习记忆,联想扩展。效果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记忆都是鲜活的,因为时常提取。每次自觉对生词有意识地深加工,天长日久就内化为学习习惯,也就培养了学生的汉字意识。

教学策略的具体建议:

1.开学之初,向学生展示以前学生的生词卡片或成功案例,榜样的力量对零起点的学生意义很大。

2.每一课课前学生制作卡片,或者写在专用的笔记本上。

3.从汉字的“形”方面学习记忆,着重字本位。

(1)书写笔顺

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电脑描红。


(2)针对象形字

利用多媒体动画效果或图片


(3)针对合体字,写法有讲究

把合体字“分颜色”拼写。按照部件的划分来决定颜色的搭配。

(4)合体字的部件除了分析,还要分别回忆扩展

4.建立“音形”联结,着重“字本位”

5.建立“形义”联结,着重“词本位+字本位”

(1)卡片的中心如果是由熟字新组的生词,要就这个词中的每一个字进行回忆扩展。

(2)卡片的中心如果是已学过的词,在这一课又作为生词,那它一定是多义词,要注意义项的整合。

(3)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

6.上课的时候,教师通过提问、演绎等方法系统地向学生展示搭配,扩展,引导学生在不同情景中运用生词。

(本文摘自于严彦 《非汉字文化圈零起点学习者的汉字意识培养及教学策略》图片伞来源于网络,其他笔者自己制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