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走路喜欢东跑一下西跑一下,故意走S形路线。我告诉他这样容易摔倒,而且也容易被别人撞倒或者绊倒。他左耳进右耳出,每次跟我出去散步还是如故。
我们在操场上跑步时,我一再跟他说不能再乱跑,否则可能会摔倒,会受伤。
他不听。
昨天晚上,他又这样。
他本来在我的右手边跑步,我们一人一条跑道。跑着跑着,他突然间朝我的左前方跑去。我躲闪不及,踩到了他的鞋,把他绊倒了。所幸我没摔倒在他身上,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的鞋子被我踩掉了,丢在一边。他趴倒在地上,没有起来,显然摔疼了,也有点被吓到了。
我把他拉起来问他有没有摔到哪里,他说胳膊摔得疼。我看了一下,胳膊上摔红了,有点起皮。我问他疼不疼,他委屈巴巴地说疼。
我帮他穿好鞋,带他来到操场边上。再次告诉他走路乱跑的后果:
在马路上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乱跑,导致司机来不及刹车,会被撞伤;如果司机车开得快,甚至可能会被撞飞摔死或者直接从身上碾压过去的!
走路或者跑步时,突然间跑到别人面前,人家来不及停下,会被别人撞倒,会受伤,会摔得很疼;如果被别人绊倒了,身体又被别人猛地踩在脚下或者别人趴倒了身体突然间压下来,后果不堪设想,严重的话会导致死亡!
所以走路时不要乱走,跑步时要在一条跑道上。如果跑着跑着前面有人,为了避免撞到人家,可以跑到临近的跑道,但是变道前要注意看看后面有没有人跑过来,防止突然转换跑道被人家撞到。避开了行人以后,可以再回到自己原来的跑道上。
经历了疼痛,小家伙这次听得显然很认真,事实证明他也听进去了。我们又接着跑步时,他不再像之前那样东跑一下西跑一下了,而是特别认真地在自己的跑道上前行。
当我跑到某一个地方,前面有人在走路挡住了我的去路,我跑到了他那个跑道上时,他还提醒我说我不应该变换跑道。我跟他解释我是为了避免撞到走在我前面的行人,而且我跟他之间有点距离,他不会撞到我身上。他适时提醒我:“那现在你应该回到自己的跑道上了。”
我欣慰于他的进步,也不得不感慨:真是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我觉得他摔这一跤倒不是件坏事。有些时候别人说的再多也没有自己亲身经历过以后印象来得深刻。这样一个小小的教训至少让他真切地体会到了走S型路线是不安全的。
我不由得想起了以前我的某个同事跟我交流育儿经验时说的话。她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要怕孩子受伤,要让孩子多体验,哪怕是有点危险的东西。她举例说,她跟她女儿说火、刀是危险的东西不能碰,但是女儿不懂,她就让女儿把手靠近火,知道被火烤的感受是灼热的,甚至是疼痛的,这样女儿自己就不会再玩火了。
我当时是质疑这种教育方式的,心想这当妈的也有点太狠心了。但我现在想来,她的做法其实也并非全无道理。在可控的安全范围内,大人说一万遍,有时效果不敌让孩子亲自体验一遍!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大人总希望用自己的经验或者教训来不断地提醒孩子,希望他们能听进去,少走点弯路,少受点苦头。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很多时候孩子可能并不领情,反而觉得我们啰嗦。孩子不听话,我们也会着急上火。
作为父母,我们对自己的孩子如此;作为老师,我们对学生亦如此。但是又有多少学生能理解我们的苦口婆心呢?
其实想想,我们说的只是我们的经验或者教训,而不是他们自己的。尤其是某些违背他们意愿的要求,他们没有切身感受,又怎么能轻易听得进去呢?
想想以前我们的长辈何尝不是像我们这样,不断地反复提醒我们呢?我们又听进去了多少?只有我们自己经历了某些事情,自己吃了苦头以后才会真正的吃一堑长一智!每一代人的成长历程总有相似之处……
所以,有时候让孩子吃点苦头,未必就是坏事,或许这会让他们成长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