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端午节。一早出门去菜市场逛了一圈。菜市场与往日有些许不同,有人在公路边摆着菖蒲、艾草、夏枯草、灯笼草等等在叫卖。草的品种不少,有些草我问了名字又忘记了。这些草很廉价,一元一把,拿回去或者挂在门上,或者熬水喝,或者熬水洗澡。但买的人并不是很多。不知古时是不是人手一份。
我没买这些草,感觉它既不驱邪也难防病。我更相信科学。但粽子还是要吃的,早上就吃了父母包的粽子。几十年来,父母坚持每年包粽子,现在八十多岁了仍乐此不疲。美食的诱惑是难以抗拒的。
晚上找了个餐馆,家人们聚个餐,其它时间就是上上网,看看书,走走路。
是不是过得太简单了呢?我一度也想过得稍微复杂点,但却不知该怎么复杂。这两天看了些资料,最终觉得还是简单点好。因为只有简单才会轻松快乐。
其实端午节本身就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的过程。
端午节的起源肯定很简单,不是防病就是防洪。
古时五月有“恶五月”之称。临近盛夏,气温升高,又是雨季,燥热闷热交替,蚊虫滋生,病毒繁衍,早晚温差大,人易生病。所以挂菖蒲艾草,沐药汤也就应运而生。或许中医早期的发展是与之相辅相成的。
关于防洪也是很实在的。古时人们信鬼神,对凶猛洪水的畏惧只能求助于神的保佑。五月雨水增多,开始涨水,水有水神,祭祀水神也就在所难免。于是粽子和龙舟竞渡出现了。
端午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地,现在已没有人能准确说出,但它肯定很古老。据说端午的最早文字记录,是三国吴人周处在《风土记》中的记载:“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进筒粮,一名粽。造百索系臂,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五色丝,一名朱索。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采艾悬于户上。蹋百草。竞渡。”这已经是非常成型的端午节了,几乎与1700多年后的现在无异。那么,在它之前是不是已经流行了上千年甚至更久呢。
后来,随着节日的繁盛和文化的发展,文人们赋予了端午更多的内容,使它一时变得复杂起来。
最早将屈原和端午节联系起来的,是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泪罗水,而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简贮米,投水以祭之……今世人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及五色丝,皆泪罗水之遗风。”二三十年后,同是南朝梁人的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更是说得明确:“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是日投汨罗,伤其死,命舟楫以拯之。”
此外,还有纪念介子推、伍子胥、曹娥、张天师以及钟馗、药王、蚕神等的说法,搞得很是复杂。
虽然这种复杂包含了更丰富的文化气息,但累赘繁杂也显而易见,使人有无所适从之感。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愚昧迷信的成分越来越不被人待见,节日逐步发展成休闲娱乐的主题。现在祭祀基本没有了,防病交给了医疗,保留下来的更多是美食和娱乐。
作为历史悠久的节日,自古都有娱乐的成分。娱乐是人的天性,只有有了这个成分,节日才能源远流长。
西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记载:“龙舟鹢首,浮吹以娱,此遁于水也。”好一个“浮吹以娱”。
东汉张衡在《西京赋》中记载:“于是命舟牧,为水嬉。浮鹢首,翳云芝。垂翟葆,建羽旗。齐枻女,纵棹歌。发引和,校鸣葭。奏《淮南》,度《阳阿》。感河冯,怀湘娥。”除了演奏外还有歌唱。虽未指明为端午,但内容完全与端午的龙舟竞渡活动相同,表明当时的龙舟竞渡活动明显的娱乐功能。
唐朝张建封的《竞渡歌》更是对龙舟竞渡的娱乐性进行了详细描述:“鼓声三下红旗开, 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 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 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 竿头彩挂虹蜺晕。前船抢水已得标, 后船失势空挥桡。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只将输赢分罚赏, 两岸十舟五来往。”
北方不便竞舟,但可以“走马”,明朝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记载:“五日之午前,群入天坛,曰避毒也。过午出,走马坛之墙下。无江城系丝投角黍俗,而亦为角黍,无竞渡俗,亦竞游耍。” 游耍才是精髓。
如今,端午习俗最得我们青睐的就是吃粽子和龙舟竞渡,一个是美食,一个是娱乐。
甚至,龙舟竞渡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被纳入正式比赛项目,成为竞技与娱乐的新宠。
端午节变得简单了,成了休闲娱乐的节日。
自然,我们过节也应以简单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