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才队伍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力量。
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培育。各级政府部门应大力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引才聚才育才,为“百千万工程”建设注入人才活水,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人才动能。
聚焦产业需求,在“引才”上下功夫。一方面,坚持需求为导向,围绕产业布局精准引才,通过深入走访辖内重点企业,详细了解企业需求,建立匹配人才需求库,为破解企业人才工作瓶颈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创新引才方式。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趋势判断,充分利用已引进落户的项目,积极拓宽招商渠,吸引更多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其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入驻,辐射带动辖区内人才结构不断优化。
营造良好氛围,在“留才”上下功夫。人才“引进来”,还要“留得住”。坚持党管人才,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增强人才对党的政治认同感和向心力,实现“留人才”和“得人心”有机统一。坚持管大局、管战略、管政策,以建立合理的保障机制为重点,配套保障性住房、医疗资源、子女入学保障等优先政策,为优秀人才提供工作和生活的全方位保障。注重物质保障同时用好精神激励,加强对优秀人才的选树表彰和宣传,营造大抓尊贤重才爱才的良好氛围。
聚焦人才培养,在“育才”上下功夫。整合培训资源,建强育才平台,抓好青年技术骨干、高技能人才以及其他各类人才的培养,激活内生动力。持续推动院校合作、校企合作,争取更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专家工作站等落地运行,注重在一线锻炼中推进人才成长,为企业培育急需的产业人才。
突出实绩导向,在“用才”上下功夫。才尽其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讲文凭更要讲水平,破除论资排辈观念,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从业生态。建好用才舞台,鼓励创新、宽容败失,推动各类优秀人才勇担当、敢作为,在重点项目建设、重大科技攻关、重要工作岗位上“挑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