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法则》by应老师
生活中孩子会提出一些需求,比如孩子说:“妈妈,我想吃西红杮炒蛋。”
这是一个正当的需求,但你却发现家里没有西红杮,于是你说:“家里没有西红杮呢,明天再吃好不好?”
这样的回应,是基于现实。带给孩子的却是无奈。
也有些妈妈觉得孩子主动提出想吃西红柿炒蛋,那必须得满足。于是你说:“家里没有西红柿了,你想吃,妈妈马上去买来做给你吃!”
这样的回应,是基于孩子的需要,但把握不好,容易变成溺爱。
孩子想吃西红杮炒蛋,由一个念头变成一句语言说出来,孩子是这个念头的主人。妈妈是孩子这个念头的协助者与支持者。所以,作为支持者,第一时间去响应孩子的需求:“好啊好啊,西红柿炒蛋不错,又美味又营养!”
这样的回应,孩子的感受是:我的需求被看见了,被重视了。妈妈是爱我的。
作为协助者,基于现实回应:“哎呀,家里没有西红柿呢,那可怎么办?”
“那可怎么办?”这个发问,将现实问题抛给了孩子,由孩子自己来决定。西红杮炒蛋因我而起,那也由我来担责。
这样的互动,既满足了孩子的需要,也让孩子学会了为自己的念头负起责任。
总结一下,当孩子提出一些正当的需求,但现实又不能满足孩子时,不妨采用这样的回应结构:
1、正面回应孩子的需求
2、诚实告诉现实的情况
3、发问引发孩子的思考
西红柿炒蛋如此,孩子想吃冰淇淋、孩子想买玩具、孩子想玩游戏,都可以遵守这样的沟通原则。那这个沟通原则就称之为《西红柿法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