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于“从一个人的行走到一群人的成长”
------学习《创新区域教研,实现抱团成长》有感
抚松296 范兆欣
今天聆听了胡老师的讲座《创新区域教研,实现抱团成长》真正感受到了她的“从一个人的行走到一群人的成长”。这正印证了什么是独木不成林,什么是百花齐放春满园,感动于胡老师的教育情怀,更感动于她精致的不忘初心。
我是一名名师,也是一名教育教学管理者,这双重的身份让我感受到了创新区域教研,抱团成长的重要。像胡老师说的那样,我的身份不光是指挥者、管理者、评判者,更是一名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这样你才能身历其境,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设身处地地感同身受,让教研更有效、更接地气。
教研真正的目的,就是想为课堂服务,让教学成为诠释完美或不完美的教学现场,打造浓厚的教研氛围,这对管理者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遇和平台。
记得玛丽.凯在《掌握人性的管理》一书中说:“每个人都渴望自己成为重要人物,管理的成功就在于使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说到这里,我想到了我们学校真真实实的一件事情,竟然和胡老师的抱团教研不谋而合。
事情是这样的……
经过一段精心的筹备,校内第五届“芬芳杯”课堂教学竞赛即将开始,周五例会上,学校公布了比赛方案,要求在下周三前把讲课内容、所用班级上报教导处。方案公布之后,大多数教师,都开始了认真、积极地筹备,准备在比赛中展示出自己最高的水平。有一天,赵老师突然来到教导处,她脸阴沉着,气冲冲地对教导主任说:“课堂教学竞赛,谁爱参加谁参加,我是不参加了!”“为什么?”教导主任问道,“我这么大年龄了,跟年轻人比,怎么能比过他们,我再努力也在最后!”
“不行!不光你年龄大,还有好几个年龄大的,你不参加,他们也就不参加了,学校的活动还用不用搞了!”教导主任的火气也开始上升。
“再说,课堂教学竞赛不是给教师排名次,只是为了发现我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和解决问题提供平台。不管你讲得如何,只要你努力了,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次提高。如果你不参加的话,你年终综合评价就会缺项,课堂教学这一项,给你记多少分?”教导主任的口气稍微缓了一下。
“我这么大岁数了,我不想提高了,就这样了,你爱给记几分就记几分吧!我告诉你,反正我不讲!”说到这里,赵老师推门而去!
事后,教导主任找到我,问该怎么办。我安慰她不要着急,耐心的找赵老师谈一谈,做一做她的思想工作。可是,一直到周三,这位赵老师也没来报课,主任索性给她直接安排了讲课时间.讲课的内容和班级都空着。
就这样,讲课的日程安排表张贴了出去。最令人生气的事情发生了——她就是没讲,我们也只好空听一堂。在总结会上,我对这位老师进行了不点名的批评,并且在她的课堂教学考核一项记零分。
在后来的工作中,这位老师不仅没有改正自己的错误,而且较以前更拖拉、更不求上进了,并与我产生了对立情绪。
时光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慢慢流逝。
转眼“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要举行全员参与的趣味运动会,全体师生都很兴奋、积极性非常高涨。比赛项目的设置也比以往的运动会有创意,尤其是“集体穿木鞋”、“集体接力赶猪”等项目,更是趣味十足——参赛运动员必须步调一致,齐心协力才能完成。
运动会那天,整个场面气氛热烈,高潮迭起,每到教师的比赛项目,全体师生就会沸腾起来。到了老师的“集体穿大鞋”的项目了,全校的老师分成了四大组,每组十二个人,十二人再分成两组分别参赛。比赛开始前,每个组的参赛队员异常齐心,各组在操场上寻找位置,进行赛前练习,老师们在热火朝天的练习着,后面老师扶着前一个老师的肩膀,齐喊着口令:一二、一二、一二……练习着齐步走,每个老师都那么投入,那股劲让我很感动!
这时,我一眼看到了赵老师,她在第三组,满头大汗,组织着老师在练习,老远地就听见她在喊:“咱们都一起用劲,向一个方向迈!听我的口令,喊齐了,才能走齐!咱们是‘一根绳的蚂蚱’,谁也不能落下!”
“一根绳的蚂蚱!”忽然间,好似有一股电流击中了我,望着赵老师充满活力的身影,听着她慷慨激昂的口号。我豁然间明白了许多,明白了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这么齐心?明白了赵老师为什么表现得这么异常?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游戏活动,就因为是为了集体的荣誉谁也不愿意拖集体后腿,集体的荣誉感制约着每个人……
能不能把“一根绳的蚂蚱”的效应,用在学校的管理上?
运动会后,我们针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反思和讨论。在讨论中,一个新的校内管理制度出台了,校内捆绑考核制度——把全体任课老师分成三组,以低、中、高三个年级的班主任分别为一组,再把所有的科任教师分别分入这三个组内,领导班子也平均分入三个组。把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教师的读书、各项活动、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都记入每个年组的考核之内,把每个人的考核结果合并起来,就是这个年组的考核成绩,考核结果组内人员“共享”。
这样一来,学校的各项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老师们由原来的被动工作,变成了现在的主动工作。
又一年的课堂教学竞赛到来了,公布完活动计划后,教师们就提前开始认真的选课,教师间相互自觉的听课。尤其是赵老师,主动的找组长,要求帮她备课,找到微机老师帮她做课件。这可是她第一次讲课用课件啊!而且偷偷地的找班级试讲,找同年组的老师听她的课(学校规定参赛教师不准试讲,都是要求原生态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在比赛中,她的课堂较以前发生很大的变化。
自从实行校内捆绑考核以后,教师的读书活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由以前被动地读书逐步向主动地读书转变,观念的转变,必将发生质的转变。如今的读书交流,由老师们拿着发言稿照本宣科,变成了脱稿谈读书感受,而且,一些老教师还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读书后的改变。语言流畅了,事件生动感人了,读书的感受深刻了!
教师的精神状态,工作热情发生的质的变化,不断地体现在工作的每个细节上,学校的每个角落里。赵老师前后的巨大变化,学校各项工作的改变,让我陷入了深思,这就是“一根绳的蚂蚱”的效应!这难道不就是胡老师说的创新教研,抱团成长的魅力吗!这更是从一个人的行走到一群人的成长的升华!
特别欣赏胡老师说的那句话:改变就从改变自己开始,你改变了,世界就改变了。当下,信息的全球化是趋势所在,不可逆转,那在教研中应该怎样区域创新呢,怎样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兴趣呢?胡老师的讲座给我指引了方向,那就是教育信息化在变化,教研也得改变,“互联网+”环境下,我们既要穿新鞋,也要走新路。今天的教室,已成为多媒体交互使用的空间,作为教师,必须有“学习不已,阖棺而止”的精神。只有不断学习,熟练掌握这些技能,才能在日常教学中游刃有余,才能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想就要去做,不去做的想是空想;去行动的想是梦想。每个人都有梦想,要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做教研路上的勇者,让网络拉近教师之间的距离,让网络教研学习共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我手写我心,让教学中的小问题变成真研究、真落实、真研讨、真评课、真反思、真总结,真有效,只要做到“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这样不经意间就会花香满径。这样你的坚持,终将美好;这样,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是的,在这样一个追寻“个人天才到集体天才”的时代,因为有着打造“完美群体”的美丽愿景,我们相信,每一位教师都会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那就让我们深度教研、抱团成长,向幸福教育前行!
�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