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躺在床上,在台灯下,喝着热水准备写东西,真的感觉特别舒服。回到家半个月了,都没有好好计划过做什么事情,本来以为春节假期很短,索性就不安排很多事情做了,全是娱乐和放松,后来假期推迟了,自己也没有好好安排剩下的假期,最近的这几天才重新开始练习普拉提,感觉才慢慢变好,之前有几天又下载了王者荣耀,在或坐在那里打游戏,一打就是很多个小时,连续有两三天,后来因为身体长时间不动,整个躯干又是变得特别僵硬,腹部的压力特别大,身体又开始出现一用力就疼痛,连站起来都很费劲,后来就是恢复训练,效果真的很多,第一天练完就感觉特别好,身体恢复了很多,再过了有两天,感觉又恢复到正常了。自己真的被逼到一定份儿上才会去好好做事情,女票也提醒我,游戏可以好好打,但是该做的事情也得记得要做,不然到最后又会开始焦虑的,她说的很对,我把自己弄到那种情况已经不知道有过多少次了。
前几天一直每天都出去骑行一个小时,那一个小时感觉很好,骑完身体真的很舒服,整个人都会是那种很平静的感觉,自己已经很久都没有这样有规律地去做有氧了,有氧训练真的有它独特的魅力,身体变好是一方面,主要是情绪上是会非常地舒畅。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个网友发有一个跑友在小区里面跑了100km,当时真的震惊了,实在太牛逼了,关键是配速还非常快,思索了一下,加上自己本来也有长途骑行的我计划,后来的今天就开始去尝试一下了,说不上尝试,因为只要自行车不坏掉,不管时间多久,我是肯定要完成,完不成内心上是过意不去的,是会有遗憾的,因为以后我没有可能再在同样的地点做这件事情了。出发之前考虑一下身体情况,感觉还行,之前有一个星期的训练了,下肢也还可以,骑的时候也没有很勉强自己,注重的是安全完赛,速度不是关键。后来就是按部就班地骑。
骑行的时候没有听歌,出发之前预计过大概需要五个小时可以完成,那这五个小时,身体一直在不停地动着,那我的脑子做点什么呢,以前是有想过听音频的,后来试过,骑车时耳朵旁边风的声音真的特别想,耳机几乎听不到,所以听东西的计划就只能放松了,后来就是索性思考,想到什么思考什么。
骑行的时候我就在想我为什么要骑这么远,又没有目的地,也不需要去赶路,那我为什么要骑呢,后俩想到了一个原因,最起初驱使我的就是朋友圈那个跑友,自己也想弄个100km的训练量发朋友圈,最原始的驱动就是发朋友圈了,骑行的时候,脑子里面时不时在组织文案,这个朋友圈怎样发会比较好,后俩也想不到更好的文案了,就那样发出去了,纯粹是记录一下。这也是一次尝试了,道路状况真的很好,几乎没有车,也不需要拐弯,真的就是无脑骑行就行了。就是和身体相处的五个半小时,有时也会有很乏味的感觉,有了那种感觉,自己就会再去找一个东西来思考思考。
骑的时候自己就在想我今天我使用“坚持”这个大招吗,一般情况,在我实在支撑不下去的时候,我都会使用这个大招,今天的100km真的不算短,时间上也不短,还是挺怕自己没有耐心去完成的,后来一直到结束都没有用上这个大招,我觉得自己现在的耐受力是比之前强了不少的,想起自己第一次自行车长途骑行,在西安那边,在秦岭上骑的盘山公路,真的骑不动,最后的几公里自己都是走路推上去的,无数次地想要过放弃,但想想之后自己也是没有可能再做这样一个行为了,那就坚持下去吧,后来就是不停地磨时间,最后到了山顶,下山就非常爽了,一路冲刺,这种完成目标之后的满足感,真的太振奋人心了,不管是吃完饭,还是洗澡,你都感觉自己特别爽,这种爽就是大量有氧训练之后的那种爽,也是目前觉得无法被别的东西给替代的那种爽,想获得这种爽的体验,你就只有硬着头皮去做,经历一些不舒服,经历一些心里历程,完成之后你才会有那种感觉。
骑行的路上自己在想这也算是一种历练吧,身体和内心都会有一些磨练。其实到现在,我从身体上真的学到很多,它让我变得更有耐心去完成目标,有一些目标真的需要很长的时间线才能完成,之前的那些耐力训练就让我更加地有耐心,干事情不容易那么浮躁。很多年前我就知道通过身体训练我能学非常多的东西,学到的那些东西,在身体训练以外的地方也很受用。想起和海螺姑娘之前的聊天,她让小朋友学钢琴,就是想培养她的耐心,耐受挫,因为钢琴需要经常训练,且几年后才会有很大的起色。某种程度上耐力训练也是,比如最起初我去秦岭里面骑行,真的不想骑了,可是不骑没办法呀,总不能走着下去吧,比如越野跑,跑到山里面了,真的跑不动了,可是不跑你下不了山呀,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做下去。这样的耐力训练感觉自己已经做过很多次了,自己的忍耐容量也一次比一次大了。现在觉得自己不能只训练耐力了,耐力上已经挺好的了,需要在别的短板上再好好训练下,比如快起来,爆发力什么的,自己再去尝试尝试。
写字和打游戏一样同样会上瘾,长时间不弄,就很难想着去弄,或者推动自己去弄,但是一旦弄起来,自己尝到了甜头或是有了满足感,自己的内在有驱动了,事情自然而然就去做了。为什么游戏一直在不停地打呢,因为总觉得上一把某些地方弄得不够好,不够完美,还可以做得更好,后来就是不停地打,不停地在游戏中去验证自己的想法,当然都会有一个结果,每一次地行为主导之后都会有一个很不一样的结果。游戏可以不停地重来,但是生活没办法不停地重来,刚刚的架没有吵好,过去就过去了,当下的每一刻都是实战呀,活在当下啊。
前几天外婆住在家里面,看到她发现老人家真的和小孩子一模一样啊,不管是说话还是行为方式完完全全就是小孩子呀,有点生气的地方就是她一直不认可我妈妈的劳动,两个姨妈对于他们的事情从来都是丢给我妈,让我妈弄,但就是所有的事情都是我妈在弄,还落不上一句好话,我就想不通老人家脑子里面在想什么,也想不通为啥姨妈们要这样的不孝顺。身体不好的老人在家里确实很麻烦,自己实在不想弄,就找人回来弄啊,但又是舍不得钱,但他们都是自己活生生的父母呀,小时候他们为自己操劳,等他们老了,自己也应该给他们操劳,就是想不通大人们脑子里面都在想什么。
今天骑的时间长了,六点了还没有到家,老妈又是打电话来一阵唠叨,真的很烦她的唠叨,说话还超级大声,但后来想想她的唠叨就是在表达关心,只是表达方式上不是别人很乐意接受的那种,和电视剧中差不多中年妇女们好像都这样,女票那样的沟通表达方式真的万里挑一,你不能要求别人都是女票那样的方式,毕竟自己好像连模仿都模仿不来对吧。
这么多年了老妈一直在重复她小时候的一件事情,她上小学的时候,因为一顿午饭没有吃,外公就把她从学校里面给揪了回来,那会儿正好要期末考试了,大家都在抓紧学习呢,后来外公就不在让老妈去上学了,老妈的学生年代就在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结束了,每每说起来的时候,真的有很多的抱怨和遗憾,如果我是她我也会那样的,如果当时一直上学,妈妈应该就可以拥有另外一种人生了对吧,对,就是,我也不知道说点什么好,当父母的真的是影响孩子一辈子呀。所以现在想自己能给孩子做个好的榜样,为了能做好榜样,自己需要持续进步,如果可以在很多方面都做好榜样,如果不行,就在身体巡礼领域给他做好榜样。
晚上看完了《中国工厂》,第三个故事的主人公中考时考到全校第二,他说要是上高中的话,自己肯定能上个名牌大学,后俩因为他自己实在供不起他上学,他就去读了一个中转,早早地去社会里面打工了,打工干了几年,后来开了自己的贸易公司,再后俩自己做起了实业,开了工厂。和他相比自己挺惭愧的,虽然我家庭条件也不是很好,但是相比他家而言,真的好很多,至少我上学学费生活费,家里面拿出来还不是有很大压力的,我上大学也花了家里面不少钱,即使这样我觉得自己比他差了不是一点半点。我今年已经27周岁,开始迈向28了,如果不是仔细去计算,自己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怎么就快到30岁了呢,我一直觉得自己好像才25、6岁,可是时间不等人呀。我所经历的好像也没有对方苦,我现在混得也没有对方好。他的有一句话我还是很赞同的,他说你自己一个人吃饭和10个人100个人吃饭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百多个工人的背后就是两百多个家庭,你要让他们有工资收入,有福利待遇……那一刻觉得做实业真的就是在给社会做贡献,也不知道自己以后能不能做实业,可以提供一些就业岗位,希望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