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工作的核心词是参赛---上半年个人教学设计参赛和下半年指导学生写作参赛
1. 校内教学能力大赛
三人一队,没有获得校内奖项。从3月份开始准备校内的这个比赛,我清明节和五一假期基本没有休息,但还是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我想主要有2个原因,一是学科在学校的发展,英语算是我们学校的边缘学科,评委基本都不懂英语;二是团队不能齐心协力,只是硬着头皮完成参赛任务,投入不够,设计不足。我在家起早贪黑的做设计,清明假期闷在家改材料,当时学校规定清明假期后交上材料,A同事却带着孩子出去露营,而她负责的教学设计三分之一都没有完成;B同事交上的材料也是七拼八凑,基本格式都没有调好。
我不是说自己水平有多高,能力多强,但是既然参加,那就尽力做好,这样的参赛状态比赛结果可想而知。每个人对“尽力”的定义不同。同事之间只能点到为止,毕竟我不能要求什么,每个人选择不同。另外,我觉得英语和其他非英语学科放在一起比赛,不是很公平,但是这个比赛就是这样的规则,无法改变。我一直耿耿于怀。
2. 外语思政比赛
5月正好有外语类的思政比赛,我看到比赛通知时就跃跃欲试。我立刻联系了平常要好的同事C参赛,2个人好沟通。刚开始还顺利,选好材料,分好工,分头行事。出乎意料的是,C发给我的设计内容较简单,很敷衍,我说需要二次修改。为此,我们之间还有一些不愉快的交流。虽然她最后说修改,但是发过来的内容几乎和第一次没有太大不同。我过不了自己这关,挤出全部时间,和老公孩子说明情况,我把她负责的内容全部重改了一遍,在截止日期前终于提交了材料,可以说我负责了90%的任务。
自打她把材料发给我,对这个比赛不闻不问。很长一段时间,我难以像以前一样面对她。说好了大家一起的么,怎么变成了我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要是一般同事,我不会这样,可是C是平时和我关系较亲近的同事,我当时真是难以接收。除了常规工作,我比她还多了很多教研室的工作。那段时间我内心很挣扎,心很痛,觉得自己很失败,不懂得团队合作,不懂得取长补短。
好在8月初通知我们入围了市赛。我第一时间通知她结果,备战二轮比赛。鉴于上次的情况,我只分给她了四分之一的内容。由于我还参与了在线开放课程的录课,只能8月中旬再集中精力完成PPT制作和录制讲解视频。她负责的内容我也不再和她交流,直接都改了,调整好内容,上传全部材料,心中石头终于落地。
长期伏案工作,腰酸背痛,尾骨疼,心力交瘁。人到中年,真是伤不起。幸运的是,我们的作品获得市赛一等奖,总排名第5,比第一轮的成绩还上升了9名。遗憾的是没有拿到特等奖,入围全国比赛。但是我真的尽力了,就没有什么遗憾了,下个聘期再接再厉。
3. 指导学生写作大赛
领导指派我7月开始指导一名学生参加写作比赛,领导没有给出比赛要求,没有给出指导方案要求,完全我自己定。当时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找不着北。我根本就不教写作,也没有辅导过写作比赛,怎么就让我指导呢?无奈也没有办法,事情还得干。我网上四处搜集材料,总结题型,找来历年真题让学生练习,然后多次修改。学生暑假还好,但是开学实习后基本是“失联”状态,不及时回信息,不交习作。我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好在学生基础扎实些,市赛得了特等奖,总排名第三,可以晋级全国比赛。
全国比赛备赛中,学生一篇习作没有完成过,迟迟不交。后来我找了雅思的写作资料,总结常用词和搭配,还有不同角度的范文让学生自己学习。悲催的是学生在考前第4天感染发烧了,学生不是本地的,没有家人照顾。那时我也在发烧,我知道浑身疼头疼的感受。我不能强迫学生一定坚持参加比赛,只是告诉她比赛早晨定好闹表,我打电话给她,状态能行就参赛。学生挺坚强的,早早起来备赛,坚持完成了比赛。出乎意料的是,她获得了全国二等奖。她说亏了没有放弃,要不肯定会后悔的。她也有些遗憾要是不发烧,成绩能更好。我劝解说在发烧未康复的情况下,能坚持完成比赛就已经非常棒了,完成比完美重要。指导学生比赛还算圆满结束。
4.总结:
(1)因上努力,果上随缘。等着天上掉馅饼绝不可能,想要出成绩,必定要加倍努力付出。尽力了,结果坦然接受,毕竟有很多我们无法掌控的事情,无愧于心就好。
(2)人到中年,压力是很大,健康和家庭是很重要,在允许的条件下,不能选择躺平。活着总得追求点什么,才能为庸碌的生活增加点色彩。此外,为人父母,如果自己的工作一塌糊涂,满腹牢骚,摸鱼混日子,怎么能为孩子树立起来一个典范呢?
(3)团队合作很重要,但是可遇不可求,寻找志同道合的不容易,不要强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尊重别人的选择,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