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在做绘本分享阅读体验活动的时候,会延展一些手工活动或美术活动给孩子体验,过程中发现,来参与的孩子们对于手工制作、创作,对于颜料的体验,整体都是非常喜爱又很陌生的。比如,孩子们都很喜欢超轻粘土这种材料,但对于材料的使用还未完全掌握拧的动作和取适量。小的宝贝以体验超轻粘土的柔软和可塑性为主,大的宝贝对于取的动作,常常变成拉丝。而无论是大孩子或是小孩子,对于颜料的体验也是很少有机会,除非去参加美术兴趣班。
此外,当孩子们在感受画笔涂鸦出颜色、线条、混色变化时,大人更多是关注孩子的衣服又弄脏了,不好洗。放在三年前,我可能也会这样担心。现在,当我知道那是宝贝在体验、控制、练习使用自己的手,并用手去控制画笔的时候,便理解了孩子,孩子对这些物品、材料、工具的认知和使用,将成为经验被吸纳,慢慢地,宝贝就知道画笔画在画纸上,使用不同的颜料时先涮涮笔洗干净等等,这便是习得。衣服沾到颜料了,放洗衣机里洗洗就好了,洗不掉就算了,毕竟今年穿的衣服明年就不一定能穿了,而且孩子并不是故意的。且孩子在乎的是,可以自由体验和创作的乐趣。感受和经验,看不见摸不着,但那都是心里的需要,总是充满发现的经历。
所以在家大人可以给小宝贝提供白色A4纸张和铅笔或画笔。如果可以的话,可以提供水粉颜料、画笔、涮笔筒和画纸,在体验颜料的过程中,孩子可以亲自发现三原色的变色定律。
这段时间所接触的都是妈妈群体,无论是一孩还是二孩,能感觉到每个母亲都在很努力地尽可能给孩子提供/购买/创造好的教育资源,无论是义务教育或是校外的技能特长的学习和培训。当然啦这是人之常情。
同时,也观察到一个普遍性的对于绘画和手工创作的认知意识和观念就是,“那都是玩玩而已”,会识字、写字,外语学习、学校的学科学习才是政治正确,尤其对五六岁孩子的期待和要求倾向会更加明显。
二三十年过去了,这份意识还是如此坚硬无比。以前,个人对于绘画、手工的喜爱,是在于色彩的丰富会令人喜悦;而作品形式的多样性,会在创作中获得趣味性和成就感。直到后来接触蒙氏教育,才更深刻地体会到美术与手工创作,撇开审美和创造性之外,有一个非常基础的益处就是,可以令双手掌的肌肉获得充分的使用和练习,并在日复一日的操作中,令手掌的肌肉变得更有力量,渐渐地五个手指的力量不断增强直到互相有独立的力量,然后就可以开始用手指关节来控制笔、控制书写的方向和力度。这也是蒙氏日训教具中五指抓、三只抓工作的设计原理和目标(这里确实要感恩一下在老东家的工作经历)。
所以,在此建议大人,当看到孩子很认真地做手工的时候,请感到欣慰,请欣赏孩子的作品、以及创作作品时的专注和耐心。因为这不仅仅只是玩玩而已。对于大孩子,个人鼓励孩子吃饭时练习使用筷子夹菜,其中原理如上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