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有一期我分享了曾国藩发迹史,从中我们学到了曾国藩的勤学、苦读与坚韧,今天我从曾国藩带湘军来看该如何当一名好领导?
1、合众人之私,成一人之公
湘军自从成立之后,虽然连吃了几次败仗,但是逐渐积累了经验,部队的士气有了很大的提升。后来,湘军一举打下了武昌,收复了武汉三镇。
但是,曾国藩却逐渐发现,他手下的幕僚纷纷向他辞别。职场上,我们经常叫“跳槽”,也就是说,这些人炒了曾国藩的鱿鱼!曾国藩经过调查,发现这些幕僚出走之后都去了胡林翼那里。
胡林翼和曾国藩是湘军的两大核心人物,所以曾国藩也还不生气。这些人基本相当于从一个门口出去,又从另一个门口进来,毕竟都还是湘军里的人。
但是这些人为什么离开曾大帅呢?曾国藩百思不得其解,他开始让手下给他提意见。
有一个叫赵烈文的谋士,给曾国藩上书,开门见山写到:曾大帅您在出兵檄文上面写着,要用儒家的信仰挽救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目标很崇高,我们这些人也正是因此对您四方响应。但是您要求所有人都跟您一样,做一个不求名、不求利的君子,这可就太不切实际了。
也就是在赵烈文的这篇上书中,提到了曾国藩后来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
曾国藩的选将标准是“带勇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汲汲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四者似过于求备,而苟阙其一,万不可带勇,大抵有忠义血性,则四者相从以俱至”。
这句话的意思是,曾国藩选将必须要忠义血性,总共满足四个条件:要有才华,要不怕死,要淡泊名利,还要吃得苦中苦,这四者缺一不可。
正所谓待人宽,对己严,曾国藩如果对自己提出这样的要求,当然非常合适,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
曾国藩带兵打下武汉,幕僚们都是在披星戴月、风餐露宿,皇上封曾国藩做湖北巡抚,但是他只提拔了三百多个幕僚,而胡林翼一次战役就向朝廷举荐了3000多人。
这样鲜明的对比之下,这些幕僚心中也明白了:在曾大帅这里,有理想,但是没前途,而到胡林翼那里,有理想,还有前途,所以他们自然就都另谋高就了。
这些幕僚当中,每个人有公心,也有私心。他们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但是他们家里都有父母妻儿,他们都得要养家糊口,所以顾念着自己的未来,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是曾国藩一句“做君子”,就断送了这些人的前程和出身。
曾国藩幡然醒悟,他后来告诉弟弟曾国荃“独享大名,实折福之道;与人分明,即受福之道”。
曾国藩知道幕僚出走的关键后,并没有立即做出什么动作。因为那样做显得他在让步,领导人一定要有领导人的气度。
等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彻底改弦易辙。一有机会,他就主动推荐人才,像左宗棠、李鸿章、沈葆桢因为曾国藩的举荐而仕途通达。
正是曾国藩这样的姿态和智慧,远近的人才都去奔随他,当时人都说“天下英才,尽在曾幕”。在这些幕僚当中,就有中国当时最顶尖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为曾国藩后来开辟洋务运动,做了极好的铺垫。
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一定要懂得让利于人,这不光能笼络人才,更能凝聚人心。
2、有主义的团队
曾国藩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子弟兵”这个概念的人,乃至毛最后都从曾国藩这里学到了很多。曾国藩经常对他弟弟说,“用兵以得人心为第一要义”、“带兵如父兄带子弟一般”。
细数曾国藩的带兵策略,有以下四点。
第一,高薪养廉。
晚清绿营兵的工资是白银一两三钱六分,还有米三斗,但是这个工资实在是太低了。当兵的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家人,为了生计,所以他们大多数人都有第二职业,比如当裁判,理发匠,木匠等。绿营兵没有战斗力,也就不足为怪了。
曾国藩认识到这种制度的弊端,所以他提出“厚饷养战,高薪养廉”,湘军士兵的工资,可以拿到4两2钱,营官的工资可以达到150两。
湘军众士兵没有了后顾之忧,所以他们打起仗来就非常用心、专注、拼命。
第二,激励政策。
军队与普通的团队有一个重大区别就是,影响军队战斗力的首要因素是精神层面的,其次才是物质层面。
曾国藩刚开始带军时赏罚分明,尤其是罚得特别厉害。但是后来,他发现奖励比惩罚更能激发士兵的士气。所以,带团队,赏识教育远胜过惩罚教育。
有一天曾国藩突发奇想,他找人打造了一百把精美的腰刀,并在这个腰刀上面刻上了“涤生曾国藩赠”的字样,每把刀还有编号。
之后,曾国藩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授刀仪式,在仪式上,他发出去了五十把腰刀。这一下,湘军上下群情涌动,都以得刀为荣,在打仗时恨不得拿出不要命的气势。
第三,教育。
我们经常讲,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从湘军建立之初,曾国藩就认为“带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也就是说,他要用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来打造湘军。
他招人时,卡得非常严。他主张,“军营宜多用朴实少心窍之人,则风气易于纯正。”也就是说不要油滑之徒,而要朴实之人,这样可以为军营建立一种良好的风气。
刘强东在招募京东快递员时,有一个要求是农村户口。这一点跟曾国藩招兵也有很大的相同点。
曾国藩最擅长的就是教育,他不光教育他的子女,他也教育湘军众士兵,他十分重视士兵的品行道德。
湘军士兵们每天早上训练完之后,在吃早饭之前,他有一个步骤,就是对士兵训话。三日一小训,时间有半个时辰左右,也就是差不多一个小时。一月一大训,时间有一个多时辰,即两三个小时。训话内容包括忠孝仁义、人生道理和扎营打仗之法。
对一个团队而言,团队文化极其重要。有了良好的团队文化,整个团队面临困难,就会不动摇、不放弃,将来的发展也会势如破竹,更可以打造出一个含金量极高的品牌。
现在我们去湖南仍然能看到体育湘军、文化湘军、电视湘军这样的口号,可见,曾国藩打造的湘军文化已经渗透到了湖南民众的骨子里。
很多团队也搞团建,但是往往流于形式,而且太过频繁,纯粹是浪费时间,反而得不到该有的效果。
第四,有信仰的团队。
曾国藩曾经说“天下滔滔,祸乱未已,吏治人心,毫无更改,军政战事,日崇虚伪,非得二三君子,倡之以诚朴,道之以廉耻。则江河日下,不知所届。”
曾国藩在这里以二三君子自居,又用诚朴和廉耻来号召天下所有有道德、有信仰的人。所以,他能聚集当时天下顶尖的人才库,他的秘书班子也被称为“神州第一幕府”。
以至于晚清18个省,但是后来有13个省的督抚大员,都来自曾国藩的幕府。
曾国藩打仗一直以一句话自命,“不要钱,不要命”,也正是因此,那些满腹才华、心高气傲的人才甘愿为曾国藩马首是瞻。
团队的领导者非常容易因为自身的地位,而变得自我膨胀,然后就开始强压统治。
曾国藩从不这样,他总是以信仰来感召,以至于手下有的人,即便在某些事上跟他意见相左,但是对曾国藩本人都有极高的评价,而且他们对事业都有很强的责任心。
以上就是我从曾国藩带湘军中学到的两点,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