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很正常,为什么需要心理辅导

1,

参加完这个星期的林林家庭情商走进校园活动以后,回到家,孩子爸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说你觉得你们这些活动有意义嘛?心理学有用嘛?

为什么没有意义呢?

因为生活中根本没有必要存在心理学,特别是针对孩子的心理学就更没有必要了。只要父母心理正常,好好的去对孩子,孩子怎么可能有问题呢?

那你觉得你是正常的父母嘛?心理正常的父母多嘛?

我当然很正常。大多数父母应该也很正常。

那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孩子有问题?

就算孩子真的有问题,也是长期的家庭形成的,你们做一次两次这样的讲座活动能改变什么呢?

2,

我先生的话让我想起来林林老师说过的一个母亲。

这位母亲很自豪得和林林老师说,她四岁的儿子情商特别高,从来不哭也不闹,特别听话。

这应该就是大家普遍认为的,没有心理问题的父母和孩子。

只要孩子听话,不哭不闹,孩子就没有问题,父母也是成功的父母。

直到有一天,这些父母眼里正常的孩子,突然出现了他们意想不到的行为,他们才开始试着问自己,究竟哪里出

了问题。

还记得前几年的那个新闻嘛?,一个三四岁孩子在电梯里对一个陌生的婴儿拳打脚踢,然后把婴儿从十几层楼上扔了下来,让很多人都震惊不已的是这个孩子根本没有什么精神疾病,就是大家眼里普通的孩子。

试想一下,在没发生这件事之前,你去和这个孩子的父母说心理健康和心理辅导,他们肯定认为真正有病的是你。

3,

在林林家庭情商的理念中,有这样一句话:心理辅导不是摆设品,也不是奢侈品,而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这里说的心理辅导,不仅仅是心理辅导机构和学校里的心理辅导站的辅导,更多的是作为父母和老师的我们,对孩子进行的心理辅导。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而对于孩子来说,不管是如意还是失意,都需要我们成年人正确的去引领和疏导。

4,

这次活动中,林林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的孩子考了一百分,很高兴的回到家和你说,你会怎么回应孩子。

有的人选择消极被动:不予理睬,继续手边的活动。

有的人选择消极主动:考一百多有什么好骄傲的,你们班还有多少考一百的?

更多的人选择积极被动:考的还不错,不要骄傲,下次努力保持。

很少有人选择积极主动:孩子你真棒,你是怎么做到的?

而如果我们简单的换位思考下,我们是孩子,肯定最想听的是最后一种。

事实上,不管是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还是对于心理健康,最后一种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所以说,在引领和疏导孩子之前,我们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知识和意识。

而不断学习知识和调整意识的过程,就是我们为人父母和为人师的过程。这条路只有开头没有结尾,我们做一天父母和老师,就要学习和调整一天。没有人可以一劳永逸的学习以后就能保证自己永远正确的对待孩子。

就连林林老师都说,作为一个母亲,她也在不断的学习和调整中,她也有自己的督导,有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的父母。

5,

回到文章开头,我先生提的第二个问题,一次两次的心理讲座活动有用嘛?

我也问过林林老师这个问题。

林林老师说,一次两次的活动可能根本改变不了什么。但是只要参加者能被触动一点点,记住一点点,反思一点点,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也就是做活动的意义。

作为父母的我们,其实也是这样。我们不能保证学到的一点知识,调整的一点行为就解决孩子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在努力,在改变,就是意义本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们的一生,没有既定结局,于是就没有所谓悲剧或喜剧,每个人都是新手,这条陌生的路,谁也不知道会通向哪里。
    昨日云烟阅读 1,781评论 0 0
  • 1. 登录简书,修改编码为Markdown 2.第二步:在电脑键盘上找到反单引号按键。反单引号按键在数字键1的左边...
    TensorFlow开发者阅读 3,427评论 1 0
  • 如果不是眼角的余光扫过那两只陪我走过一些时光的品茗杯。 秋夜的雨,总是这般猝不及防的迫使我从书堆里抬起头颅,...
    三妄阅读 10,388评论 1 5